[发明专利]一种油脂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88837.6 | 申请日: | 2014-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学院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10;C11B1/02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脂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副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脂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籽主要分布在中国,是我国的独特油料资源。茶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油,茶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97%,为各种食用油之冠。
茶油生产企业一般采用压榨,然后浸出提取茶油工艺,采用该工艺得到的茶油质量较差。目前水酶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冷榨法及水代法制取茶籽油的出油率偏低,制约了其在工业上的应用。采用合适的油料预处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水酶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冷榨法及水代法后序制取油脂的出油率,改善油脂品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的技术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先油料预处理然后再提油脂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一种油脂的加工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第一步油料破碎:取适量的油料,加入高浓度的乙醇湿法破碎,制得油料酱;
第二步加热处理油料酱:将上述得到的油料酱采用微波或常规热传导加热方式在常压或真空的条件下处理一定的时间,得到处理的油料渣;
第三步提取油脂:取油料渣,加入适量的水,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静止放置或离心取上层油脂;或取油料渣,直接冷榨提取油脂;或取油料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油脂。
所述第一步中油料粉碎颗粒度为40目~400目。
所述第一步中乙醇浓度为90%以上,所述乙醇还能用乙醇与碳酸氢钠等碱复配后的混合物替代,所述碳酸氢钠浓度范围为0%~10%。
所述第二步中油料浆烘干温度为30℃以上。
所述第三步中用水浸提固液比为1:3~1:20,搅拌速度5~200转/分钟,搅拌时间1~10小时,温度控制在15~100℃。
所述的油料可以是动植物原料,如油茶籽、茶叶籽、芝麻、米糠、核桃、油橄榄、花生、油菜籽、葵花籽、玉米胚芽、文冠果、蚕蛹、微藻、鱼、动物脂肪组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油料预处理然后再提油脂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油与非油物质分离,提高出油率,又可提高油脂品质,属于绿色安全的生产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投资少,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油脂的加工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第一步油料破碎:取适量的油料,加入高浓度的乙醇湿法破碎,制得油料酱;
第二步加热处理油料酱:将上述得到的油料酱采用微波或常规热传导加热方式在常压或真空的条件下处理一定的时间,得到处理的油料渣;
第三步提取油脂:取油料渣,加入适量的水,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静止放置或离心取上层油脂;或取油料渣,直接冷榨提取油脂;或取油料渣,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油脂。
所述第一步中油料粉碎颗粒度为40目~400目。
所述第一步中乙醇浓度为90%以上,所述乙醇还能用乙醇与碳酸氢钠等碱复配后的混合物替代,所述碳酸氢钠浓度为0%~10%。
所述第二步中油料浆烘干温度为30℃以上。
所述第三步中用水浸提固液比为1:3~1:20,搅拌速度5~200转/分钟,搅拌时间1~10小时,温度控制在15~100℃。
所述的油料可以是动植物原料,如油茶籽、茶叶籽、芝麻、米糠、核桃、油橄榄、花生、油菜籽、葵花籽、玉米胚芽、文冠果、蚕蛹、微藻、鱼、动物脂肪组织。
实施例1:称取预处理油料渣50.2克,再向油料渣加入水250ml,并在80℃水浴下搅拌8小时,分离油层,冷冻解冻后,可得到茶油29.6克。
通过本发明油料预处理然后再提油脂的制备方法有利于油与非油物质分离,提高出油率,又可提高油脂品质,属于绿色安全的生产工艺,具有过程简单,投资少,易于工业化生产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学院,未经韶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8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控防盗电表箱
- 下一篇:一种美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