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轮驱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85713.2 | 申请日: | 2014-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8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石塚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F16H57/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驱动 装置 | ||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3年3月14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052356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车轮驱动装置的外壳内容纳有作为减速机的行星齿轮机构和盘式制动器的结构。
并且,已知一种如下结构:在使叉车的货叉升降的桅杆的下方设有耳轴部件,并将耳轴部件支承为相对于车辆的驱动桥摆动自如,从而使桅杆能够在预定的角度范围内倾动(例如专利文献2)。该结构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有效地利用驱动桥的死空间,并且能够靠近驱动桥配置桅杆,因此能够削减桅杆的重量。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0/363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2362号公报
耳轴部件由于支承叉车的桅杆和装载物二者,因此承受相当大的载重。在将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轮驱动装置装入驱动桥内的轮毂马达式叉车中,在如专利文献2那样由车轮驱动装置的外壳支承耳轴部件的情况下,来自耳轴部件的载重被传递至外壳。由于该载重使外壳变形且导致容纳在外壳内的齿轮机构的啮合恶化,因此有可能导致车轮驱动装置产生异响或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结构,该结构为:在外壳内配置有减速机构部,并且在外壳的外周配置有支承叉车的桅杆的耳轴部件的车轮驱动装置中,防止因来自耳轴部件的载重而导致减速机构部的啮合恶化。
本发明的一方式为具有外壳和配置在外壳内的减速机构部且驱动叉车的车轮的车轮驱动装置。在外壳的外周设置有耳轴配置部,在所述耳轴配置部配置有支承叉车的桅杆的耳轴部件,在耳轴配置部的径向内侧设置有构成减速机构部的内齿轮。内齿轮由与外壳分体的内齿体构成,内齿体以在与外壳的内周之间设置有间隙的状态固定于外壳。
根据该方式,由于外壳因来自耳轴部件的载重引起的变形被内齿体与外壳之间的间隙吸收,因此能够抑制内齿轮变形,从而能够防止减速机构部的啮合恶化。
将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或者本发明的构成要件或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等之间进行相互置换的,同样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有效。
根据本发明,在外壳内配置有减速机构部且在外壳的外周配置有支承叉车的桅杆的耳轴部件的车轮驱动装置中,能够防止因来自耳轴部件的载重而导致减速机构部的啮合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沿包括中心轴的铅垂面切断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轮驱动装置100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X部的放大图。
图中:10-减速机,30-第2外壳,34-第1外壳,34A-耳轴配置部,38-第2轮架体,46-第2主轴承,47-第3主轴承,48-车轮,49-轮胎,50-耳轴部件,68C-锁扣部,68D-引导通道,72-第1轴承,74-第1轮架体,80-间隙,82-空间,100-车轮驱动装置,101-第1级减速机构部,102-第2级减速机构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沿包括中心轴的铅垂面切断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轮驱动装置100时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的X部的放大图。
车轮驱动装置100具备减速机10和未图示的马达,所述马达在图1的左侧即车体侧与减速机10连结。减速机10为由配置在第1外壳34的内侧的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和配置在第2外壳30的内侧的第2级减速机构部102构成的多级减速机。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和第2级减速机构部102均为简单行星型行星齿轮装置。
来自马达的旋转被输入到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通过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减速的旋转被输入到第2级减速机构部102。通过第2级减速机构部102进一步减速的旋转从第2外壳30输出,最终驱动叉车的车轮。
在马达的输出轴11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贯穿孔11A,在贯穿孔11A内压入有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的输入轴60。在输入轴60中的位于输出轴11的外侧的部分形成有作为第1级减速机构部101的恒星齿轮发挥功能的外齿轮60A。另外,也可以将外齿轮60A形成为与输入轴60分体的部件,并将外齿轮60A压入到输入轴60。
以与外齿轮60A外啮合的方式配置有多个(例如三个)行星齿轮62。行星齿轮62与形成于内齿体68的内周面的内齿轮68A内啮合。内齿体68和第1外壳34彼此独立地形成。将螺丝76穿过形成于内齿体68的孔68B,拧入到形成于第1外壳34的螺纹孔34B内,从而紧固内齿体68与第1外壳34这两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旋转新型窗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并减少复发的药物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