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秘制海鲜味麻辣串汤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85466.6 | 申请日: | 2014-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2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帮 |
主分类号: | A23L1/39 | 分类号: | A23L1/39;A23L1/33;A23L1/30;A23L1/22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1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鲜 麻辣 汤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秘制海鲜味麻辣串汤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中麻辣串的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麻辣串,又称之为麻辣烫或串串香。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签串起方便食客进食的又麻又辣美味小吃串,乃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
麻辣串,又称之为麻辣烫或串串香。具体的区分方式在于用水煮的叫麻辣烫,烤炉烤的叫串串香,油炸的叫麻辣串。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签串起方便食客进食的又麻又辣美味小吃串,乃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麻辣串最早流行于四川与重庆两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麻辣串凭借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特色遍布于全国众多城市了,可以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串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串已成为四川味道的代表。
能被麻辣串穿起来的食品种类很多:荤菜、素菜、禽蛋、海鲜……凡是可以串起来吃的东西绝不会漏过。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麻辣串铺子,红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热气腾腾的一锅红汤以及那大把的竹签就构成了城市街头特别的一景。逛累了,随便走进一家麻辣串店,点串、付钱、坐下、享受独特的带有回味的串串;觉得辣了,还可来一杯绿豆汤,一口喝下,何其畅快。
发明内容
一种秘制海鲜味麻辣串汤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辣椒油30~40、麻油10~14、干辣椒子10~12、花椒20~24、蟹壳40~50、鸡尾虾60~80、蚝油20~25、牡蛎肉20~24、烧酒8~12、苹果醋25~30、白砂糖10~14、食盐8~15、生姜12~15、枸杞6~9、丹参片10~14、杏仁8~12、茼蒿12~14、艾叶3~4、腐乳5~8、青鱼头180~250、助剂4~5、水900~1200;所述的助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山乌珠叶3~5、壶卢子5.5~6.5、韭菜根2~4、桑叶4~5.5、风气草8~10、苍术2.5~4、黄柏4~6、丝瓜络2~3、抹茶10~15;制备方法是将除抹茶以外的各原料混合,加水煎煮,过滤得提取液,提取液浓缩后烘干,与抹茶混合即得。
一种秘制海鲜味麻辣串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蟹壳打烂敲碎,将鸡尾虾和青鱼头处理干净后和牡蛎肉、蟹壳混合,倒入苹果醋、烧酒,静置20~25min;
(2)将(1)所述的静置后的几种材料放入不锈钢锅内,加丹参片、杏仁、茼蒿、艾叶、生姜、枸杞、食盐、助剂和水,煮沸后继续煮约40~50min至汤汁成白色浆状,滤汤汁并保存;
(3)将花椒磨粉,得(2)所述汤汁,继续煮沸,之后加入麻油、蚝油、辣椒油、干辣椒子、花椒粉、腐乳和白砂糖,搅拌混匀,待再次沸腾即可。
发明内容中出现的罕见食材:
山乌珠叶: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煎汤洗或捣敷,具有解毒敛疮、止汗的功效,主治烫伤、盗汗等症状。
壶卢子:一年生攀援草本,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主肺炎、肠痈、牙痛。
风气草:又叫下田菊,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浸酒或煎汤使用,具有除风湿,解表,治风湿骨节疼痛,外感等功能。
苍术:为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一般均为野生,菊科多年生直立草本;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风寒,脚膝肿痛,痿软无力,雀目夜盲等症。
黄柏:为芸香科、黄檗属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干燥树皮,可入药,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黄柏含小蘖碱、黄柏酮等主要成分,有抗菌、收敛、消炎的等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的麻辣串汤料是一种海鲜味的汤料,海鲜味味美,受到很多人喜爱,单吃固然很好,但是未免价格不菲,而且海鲜吃多易反胃或过敏,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它是将海鲜做成汤汁,以这种形式的话,不仅味道保存,而且可以重复利用,用它来做麻辣串或是火锅锅底都是再好不过,用它来涮蔬菜,豆制品,可以让果蔬类食品夹杂鲜味,口感极佳。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帮,未经王永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5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