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2862.3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兆华;徐国钢;刘英;陈晓蓉;曹华英;董沁;刘杰;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裸露 生态 修复 砌块 预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生态混凝土、砂、碎石为基本浇注材料,内设植生通道,可模块化操作与即时绿化的植生砌块的预制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同时,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山地的农业开发以及各种工程,如公路、铁路、水利、矿山及工业民用建筑等的大规模建设,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破坏了当地原有植被,形成了大规模的不同程度裸露的损毁边坡。这些边坡的存在进一步增大了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也造成局部小气候的恶化及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对于这些问题,以往通常采用单纯的工程防护,如浆砌片石、喷锚防护等,这些工程措施产生了较好的防护效果,但却存在耗能大、成本高、植物景观效果差、不可持续等缺陷,难以在根本上实现环境治理与生态防护的双重目标。基于此,人们在边坡治理的实践中,开始重视利用植物的固坡护坡作用,在裸露坡面进行植被恢复及生态防护。
目前,应用最广最为典型的边坡生态修复技术是挂网客土喷混植生法。该法是利用流体力学原理把种子、客土、粘结剂、肥料、砻糠灰、保水剂、草炭土、草纤维、木纤维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制成植生基材,通过喷播机直接喷射附着到边坡上,形成一定厚度的客土层,并使植物在客土层上生长的一种强制绿化法。该技术植生基材的固定附着及其肥力持续均衡地供应是成功的关键。良好的植生基材既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便固附、保护坡面和抵抗雨水冲刷,又要具有足够的空隙率和肥力以保证植物生长。
该技术源于日本,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引进相关技术。目前,该方法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使用。在十多年来的工程实践中,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大量道路边坡、采石场等裸露坡面的生态修复。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由于部分坡面开挖不合理及施工期间雨水过多等原因,出现了一些挂网客土喷混植生方法本身难以克服的问题及缺陷,如:(1)坡面过于陡峭,坡比大于1∶0.75,普通喷播技术难以牢固地附着喷播基材;(2)坡面开挖不平整,普通喷播挂网难以贴紧坡面;(3)华南地区雨季较长,瞬时雨量较大,对于雨季施工具有一定的困难,冲刷严重;(4)坡面附着基材肥力供应不持久,植被易退化,不利于植被的长期稳定生长和演替。这些缺陷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坡面稳定性、固坡护坡效果与生态景观,并且难以通过方法本身的技术改进来克服。
为此,本专利针对传统边坡工程防护法——浆砌片石法及当前应用最广的挂网客土喷混植生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具有浆砌片石法所具有的工程防护作用又具有挂网客土喷混植生法所具有的生态固坡护坡及景观效果,并可模块化操作与即时绿化的生态混凝土预制植生砌块。该植生砌块具有阻止基材滑落、防雨水冲刷、便于施工养护、兼具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之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道路边坡、裸露山体、河道堤岸等生态修复与防护,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生态混凝土预制植生砌块,具有阻止基材滑落、防冲刷、便于施工养护等优点,既具有浆砌片石的工程防护作用又具有挂网客土喷混植生的生态防护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是在一个特制的模具里,用生态混凝土、沙子、碎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浇制的,其结构特征及预制、使用方法如下:
1、整个预制植生砌块呈正方体或长方体,具有6个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侧面(2)。
2、在立方体砌块的两个相对的面之间设置一个中空的植生通道(1),植生通道(1)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整个砌块设2-3条植生通道(1)。
3、当植生砌块堆砌时,植生通道(1)在立方体砌块中彼此相交,相互贯通,砌块堆砌后可形成一个网状的,连续的,可填充绿化植生基材及布设渗灌管道的通道系统。
4、为使该砌块具有上述结构特征,预制浇筑时,需先制作一个立方体模具;该模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上下两面中空,其余四面(8)由活页(10)相互锁定而封闭,在浇筑后拆模时则可打开;封闭的四面(8)外壁均留有植生孔(9),植生孔(9)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使可分离的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穿过而形成2条植生通道(1);若需形成3条植生通道(1),则先从中空的上下两面插入1条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再从四面(8)外壁的植生孔(9)相对插入相互分离的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并相互抵紧,形成可拆卸的固定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28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散热装置及其灯具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