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82862.3 | 申请日: | 2014-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兆华;徐国钢;刘英;陈晓蓉;曹华英;董沁;刘杰;周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26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裸露 生态 修复 砌块 预制 使用方法 | ||
1.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生砌块是在一个特制的模具里,用生态混凝土、沙子、碎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进行浇制的,其结构特征及预制、使用方法如下:
(1)、整个预制植生砌块呈正方体或长方体,具有6个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侧面(2)。
(2)、在立方体砌块的两个相对的面之间设置一个中空的植生通道(1),植生通道(1)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整个砌块设2-3条植生通道(1)。
(3)、当植生砌块堆砌时,植生通道(1)在立方体砌块中彼此相交,相互贯通,砌块堆砌后可形成一个网状的,连续的,可填充绿化植生基材及布设渗灌管道的通道系统。
(4)、为使该砌块具有上述结构特征,预制浇筑时,需先制作一个立方体模具;该模具有如下结构特征:上下两面中空,其余四面(8)由活页(10)相互锁定而封闭,在浇筑后拆模时则可打开;封闭的四面(8)外壁均留有植生孔(9),植生孔(9)呈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以使可分离的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穿过而形成2条植生通道(1);若需形成3条植生通道(1),则先从中空的上下两面插入1条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再从四面(8)外壁的植生孔(9)相对插入相互分离的圆柱型模棒或长方体模块(11)并相互抵紧,形成可拆卸的固定架构。
(5)、立方体模具固定好后,即可用生态混凝土、碎石、砂、水调配的浇筑物料(3)进行浇制;物料质量百分比为:生态混凝土30~40%、碎石10~30%、砂20~30%、水30~40%;浇注2天后,拆开模具,覆盖无纺布、稻草、小麦秸秆中的任何一种养护8~12天,期间每2天向覆盖物洒水湿润一次,以避免水分过快蒸发而使砌块开裂;如遇阴雨天气,则不用洒水;养护期满后,揭开覆盖物,停止洒水,再风干一段时间,整个砌块颜色变白后即可使用。
(6)、施工时,将预制好的植生砌块沿着坡面走向堆砌起来,砌块与砌块之间上下左右对齐植生通道(1),相互贯通;一边施工一边在植生通道(1)里面填充混配好的植生基材并点播乔、灌、草、藤、花植物种子或移栽、插播乔、灌、藤、花袋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坡比在1∶0.75~1∶0.25之间的较陡坡面绿化,在施工时采用与浆砌片石法一样的方法,即砌块与砌块之间、砌块与坡面之间抹生态混凝土砂浆,并留出植生通道(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坡比在1∶1~1∶0.75之间较平缓的坡面,采用粘土或种植土填充砌块与砌块之间、砌块与坡面之间的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裸露坡面生态修复的植生砌块预制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坡面相互贯通的植生通道(1)内安装滴灌或渗灌管道,主管(6)纵向布置,间距5~8米,次管(7)横向布置,间距1~3米,主次管纵横交互连接;滴灌或渗灌管道可单纯地用于灌溉,亦可用于施用水肥、肥药或水肥药一体化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28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灯具散热装置及其灯具
- 下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