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81711.6 | 申请日: | 2014-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文 |
主分类号: | B60P1/36 | 分类号: | B60P1/36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董尚风;李增发 |
地址: | 2656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货 半挂车 复合 卸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货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型的卸货装置。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一种运输量大的常用的运输车,卸货方式是通过液压装置将车厢举起,在重力的作用下将货物卸下,这种卸货方式仅适用于沙土、石块等抗冲击力强的货物。对于易碎品等货物,目前卸货方式为人工搬运,卸货效率低,搬运过程容易对货物造成损坏,甚至出现事故,安全性低。
随着自卸车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货厢底板加装自卸式轨道或传送带的自卸车,这种自卸车可以实现对于车装货物进行机械式的卸载方式,节省人工、提高效率,也减少了对货物损坏、提高了卸货人员的安全性。但是,因为运货车辆车厢对其容量的限制,目前运货车辆车厢的设计与卸货轨道或是传送带之间都存在死角,在货物卸载到一定程度后,其剩余货物就积攒在死角中,不易卸下,必须动用人工或其它外力才能将货物卸载完成,额外增加人工或其它成本,而且在人工干预时,也易发生事故。
申请号为:200820066071.1,名称为:车载传送带卸料式散粮运输车,申请日为:2008年3月31日,授权日为:2009年2月11日,发明人为:徐红,专利权人为:随州市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如下:把密封厢的底板设计为两块活动底板,每块活动底板下面设有底板举升缸,在底盘上、活动底板下和纵梁的中间安装有卸粮传送带系统。该技术方案可以局部地解决卸货问题,但由于车箱高度的问题,也会存在卸货不完整的情况,而且由于活动底板平铺在车厢底部,要求底板举升缸的举升力量大,使举升缸的寿命缩短,使维护成本加大,而且由于传送带位于活动底板下方,活动底板举升后才能使传送带进入正常工作状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申请人前一个专利的不足,提供一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散货式半挂车复合卸货装置,包括机架1、传送装置2,机架1的两端分别安装主动轮3和从动轮4,传送装置2包括通过主动轮3和从动轮4两侧相连接的两根传动链条5、两根传动链条5上面均匀设置的托板9,托板9沿传动链条5行进方向的一端为固定端6,固定端6通过托板固定杆7与传动链条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8,两根传动链条5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车厢宽度的三分之一,托板9下面平行设置有可沿传动链条5行进方向自由转动的支撑辊20,主动轮3与液压马达10通过连接链条11相连接,所述托板9的自由端8侧面与固定端6侧面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托板9固定端6侧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两倍的两个相邻的托板9固定端6侧面之间的距离。
做为一种较好的优化方案,托板9的宽度大于两根传动链条5外沿之间的距离0-10cm。
另一种优化方案可以在沿两根传动链条5外侧设有护盖13,护盖13一侧与车厢底板22固接,另一侧延伸至托板9的一侧上方,护盖13与托板9间设有间隙。
也可以优化成所述托板9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对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可以优化成所述主动轮3下方设有卸货导向板12,卸货导向板12与车架1固接。
也可以把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车厢侧板21内侧分别设有活动板14,活动板竖面15与车厢侧板内侧相靠接,活动板竖面15通过弯曲部16使活动板横面17沿车厢底板22向车厢内部方向延伸,其末端分别位于传送装置2的外侧,并与车厢底板22相铰接,弯曲部16外侧与车厢侧板21、车厢底板22之间形成沿车厢纵向的举升空间19,在所述举升空间19内沿车厢纵向设置数个举升缸18,举升缸18一端与车厢相固接,另一端与弯曲部16相固接。
也可以是,所述活动板14上设有加强筋。
将所述活动板14沿车厢纵向方向设置成数块也是一种优化方式。
将所述的举升缸18举升方向的轴线与车厢底板22的夹角设置成45o可以达到较好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运转平稳、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工、卸载货物彻底、安全可靠、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横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纵向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文,未经王东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817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多级液压传动风送喷雾降尘车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磁式油门踏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