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及其除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6985.6 | 申请日: | 2014-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向晓东;吴高明;聂衍韬;姚敢英;严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40 | 分类号: | B03C3/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洁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极板 静电 除尘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两端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壳体内沿气流的方向上垂直交替均匀布置有多个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所述阴极框架上交替均匀布置有多个阴极板及阴极电晕线,所述阳极框架上交替均匀布置有多个阳极板及阳极电晕线;并且,所述阴极电晕线与气流方向上相邻的阳极板中心线对应,所述阳极电晕线与气流方向上相邻的阴极板中心线对应;所述阴极框架经高压电缆线与高压直流电源的高压输出端相联相联,所述阳极框架经接地电缆线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接地极相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之间的水平间距为100~2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阴极框架中的所述阴极电晕线与相邻的阴极板之间的间距为100~250mm;同一阴极框架中所述阳极电晕线与相邻的阳极板之间的间距为100~250m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的数量分别为5~50个,且阴极框架的数量与阳极框架的数量相等或±1个。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阴极框架由2~20块阴极板和3~21根阴极电晕线组成,且阴极电晕线的数量比阴极板的数量多1个;每个所述阳极框架由2~20根阳极电晕线和3~21块阳极板组成,阳极板的数量比阳极电晕线的数量多1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电晕线和阳极电晕线为圆形线、RS型芒刺线、星形线、锯齿线或角钢芒刺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为平板或为C型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极板双极静电凝并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板和阳极板的宽度均为200~400mm。
9.一种权利要求1-8所述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尘空气经进气管送入除尘器壳体内,通过第一层阴极框架时,靠近阴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负电,在电场力和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荷负电的粉尘向第二层阳极框架上的阳极板运动,并沉降到阳极板的正面和背面上;未被捕集的粉尘随后进入第二层阳极框架的阳极电晕线和第三层阴极框架的阴极板组成的电场中,靠近阳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正电,在电场力和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荷正电的粉尘向第三层阴极框架的阴极板运动,并沉降到阴极板正面和背面;未被捕集的粉尘随气流又进入第三层阴极框架的阴极电晕线和第四层阳极框架的阳极板之间的电场中被进一步捕集,含尘气流依次穿过多个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进行多级除尘净化后,气流从出气管排出;
或者将含尘空气经进气管送入除尘器壳体内,通过第一层阳极框架时,靠近阳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正电,在电场力和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荷正电的粉尘向第二层阴极框架上的阴极板运动,并沉降到阴极板的正面和背面上;未被捕集的粉尘随后进入第二层阴极框架的阴极电晕线和第三层阳极框架的阳极板组成的电场中,靠近阴极电晕线的粉尘被荷以负电,在电场力和惯性力的共同作用下,荷负电的粉尘向第三层阳极框架的阳极板运动,并沉降到阳极板正面和背面;未被捕集的粉尘随气流又进入第三层阳极框架的阳极电晕线和第四层阴极框架的阴极板之间的电场中被进一步捕集,含尘气流依次穿过多个阴极框架和阳极框架进行多级除尘净化后,气流从出气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69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