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凡纳滨对虾小水体育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76358.2 | 申请日: | 2014-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6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健;刘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东省湛江市麻***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纳滨 对虾 水体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凡纳滨对虾小水体育苗方法,具有涉及一种通过采用微生物制剂控制水质和投喂藻类、酵母等生物饵料进行凡纳滨对虾育苗的技术,属于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海水养殖的对虾类,主要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及南美白对虾等对虾类组成。其中南北美对虾,又名凡纳滨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之一,其产量已跻身于世界三大高产虾种之列。自 20 世纪 80年代末引进以来,凡纳滨对虾养殖在中国得到迅猛的发展。目前,中国每年养殖产量 30 × 104 t以上,约占全国对虾养殖总产量的 80%。但是,随着养殖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凡纳滨对虾育苗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逐渐增多,幼体存活率低、滥用药物和虾苗质量下降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阻碍了对虾育苗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究其原因,在养殖中缺乏健康优质的凡纳滨对虾种苗是影响养殖成功率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目前,对虾育苗技术都是采用工厂化模式,以人工饵料为主,水环境及饵料生物无法满足幼体生理生态需求,病害频发,幼体死亡率高,导致虾苗产量和质量不稳定。另外,传统育苗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以提高存活率,造成对虾生理障碍及药物残留,也使养殖池中的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耐药性微生物大量出现,严重影响了虾苗的质量甚至最终对虾养殖产品的质量。而虾苗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养虾业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对虾养殖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虾苗的健康育苗技术成为全球渔业界的共识。
CN200810015938.5公开了一种凡纳滨对虾的育苗方法,利用了生物水质调控技术,保持水环境稳定,同时为凡纳滨对虾的各期幼体生长发育提供优良生物饵料,其生物水质调控仅使用小球藻进行控制,小球藻用量大,成本高;CN201110033585.3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南方地区的无特定病原凡纳滨对虾苗种的培养方法,包括土地培养轮虫的纯化,杀灭病菌和营养强化,以轮虫为主要饵料的无特定病原凡纳滨对虾苗种培育工艺,其水质改善是通过在育苗水提内添加EM菌,同样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且仅有益生菌调控水质,容易引起水质不稳定的问题。而目前利用微生物制剂、藻类物质双重控制对虾育苗水体水质的技术还没见到。
微生态制剂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过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制剂,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无药物残留、无耐药性等优点,可以用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净化水质、作为饲料添加剂等广泛使用,成为替代抗生素的较为理想的产品。本发明目前在无节幼体到仔虾阶段使用小水体进行操作、通过采用微生物制剂和藻类物质控制水质和投喂藻类、酵母等生物饵料、进行凡纳滨对虾育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凡纳滨对虾小水体育苗方式,该育苗方式技术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于优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种苗的生产,培育出来的虾苗外观无崎形,整齐均匀,摄食、游动正常有力,且逆水性好、反应灵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凡纳滨对虾的育苗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a.海水处理:海水经过砂滤、臭氧和化学消毒处理,臭氧由臭氧发生器生成,投放量为0·01~0.03 mg/L,臭氧消毒后用二氧化氯 ( ClO2 ) 30~50 mL/m3消毒,充气搅匀后静置 12~24h 后用硫代硫酸钠消除余氯,然后再依次经过孔径10、1.0、0.5μm的滤膜过滤;
b.幼体投放:将优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无节幼体按照150~200只/升的密度放入大小为lm3的圆形水族箱中;
c.环境控制:
水温:蚤状幼体阶段28~29℃,糠虾幼体阶段29~30℃,仔虾阶段27~30℃;
溶解氧:6.0mg/L以上,充气量随虾苗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大;
盐度:25~30‰;
光照:全黑暗;
d.饲料投喂:
(1)待对虾幼体发育到第6期幼体时加入角毛藻或骨条藻,及酵母、轮虫,使角毛藻或骨条藻的密度恒定为1万cel/mL,酵母的密度为0.20~0.25g/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湛江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6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横向摆动控制装置
- 下一篇:基于回程测量的接入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