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叶保健茶的制备工艺流程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75296.3 申请日: 2014-02-28
公开(公告)号: CN103875849A 公开(公告)日: 2014-06-25
发明(设计)人: 储呈平;孙道权;刘发富;钱静;陈忠立;潘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 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6600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桑叶 保健茶 制备 工艺流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桑叶保健茶的制备工艺流程。

背景技术:

我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已有5000多年的桑树种植历史,目前桑园面积已超过80万hm2,桑叶理论产量可达3000万吨。但是,实际用于蚕丝生产的桑叶消耗量不超过总产量的50%,剩余50%的桑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桑叶是传统的食药同源植物,我国民间用桑叶代茶饮用或以桑叶入肴己有千余年的历史,但现代科学意义上桑叶作为保健食品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延续至今。近些年,随着桑叶中各种特殊保健功能的成分的发现,饮用桑叶茶以及桑叶保健产品的开发成为桑叶资源利用的新亮点。

桑叶含有蛋白、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基本等基本营养物质,同时含有大量风味物质和具有保健功能的特殊成分。醛酮醇是桑叶芳香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加工桑叶醛、酮、醇化合份别占挥发物总量24.67%,22.80%和20.85%,包括紫罗兰酮和α-大马酮、苯乙醇和芳樟醇等具有明显香气的物质,也包括具有青气的青叶醛、青叶醇等,此外还含有烃类、萜烯类、酯类等挥发物,桑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存在是桑叶作为食品加工的重要物质基础。桑叶中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在1.94%-3.83%和0.48%-1.83%之间,桑叶含有0.058%-1.31%的生物碱,其中有桑叶独有的N-甲基-1-脱氧野尻霉素,含多糖1.79%-2.64%,含γ-氨基丁酸(GABA)0.033%-0.122%,这些特殊化合物是桑叶保健作用的重要基础。

基于对桑叶传统的药用功能的认识,综合现代科学技术对桑叶保健作用物质基础的认识,国内外研究者从各个方向探讨了桑叶在医药保健、食品、饮料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其中以桑叶茶最为普遍,在南方温湿地带常常桑茶并举,因此可以将桑叶和茶鲜叶直接放在一起加工,通过杀青、揉捻、切细、干燥制成茶饮,这种加工方法要点在于杀青和干燥步骤的设置,为了提高成品的适口性,通常多次杀青、分步干燥较适宜,此外茶叶和桑叶的比例对成品口味也至关重要,切细和揉捻则对于外观有重要影响,根据各个茶产地的地域特色,以茶叶加工为蓝本制出了带有桑叶的仿绿茶、红茶、花茶或乌龙茶。

桑叶茶的加工大致分两类,一是与茶叶配伍借鉴绿茶、红茶、黑茶或乌龙茶的加工的方法加工的代茶饮品,另一类是将桑叶与中草药或其它药食同源植物(也可能包含茶叶)进行配伍,基本按照绿茶加工的程序,杀青、揉捻或切细,干燥制成桑叶茶,这类产品的变化主要是在原料配伍上的变化,大多数桑叶茶的配方来源于经验或各类古文献的记载,缺乏现代科学依据,缺少对产品功能性的严格评估。在桑叶茶加工工艺方面缺少较大的创新,缺少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中光热水电综合调控技术以及超高压、超高频技术的应用,基本上只是在杀青、干燥次数以及温度设置方面做些调整,而以桑叶为基础制成的常规食品不仅种类极为有限,而且在桑叶原料的精细化处理方面也缺少技术的创新。

专利CN102273705B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糖苷酶水解桑叶提取液中的黄酮苷以制备桑叶饮料的方法,这是桑叶加工的一个技术创新,但是很可惜,桑叶黄酮含量不高,黄酮苷更少,水解糖苷对于增加含糖量改善风味基本没有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桑叶保健茶的制备工艺流程,它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桑叶特殊氨基酸含量和桑叶黄酮的含量,通过酶技术的合理改善其食品加工性能,通过远紫外和瞬时高压技术等探索使用降低苦涩味和提高成品水浸出物含量,增进香气的技术,达到色香味形与保健功能的统一,它可以使得茶叶资源利用率大幅调高,开辟新茶园的压力减小,有利于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茶叶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吸引更多的技术资金投入茶产业,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茶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的工艺流程为:1、利用Harpin蛋白,外源氨基酸调节桑叶生长过程提高桑叶次生代谢物质累积量,以提高蚕桑鲜叶的质量,改善其加工性能;

2、对桑叶进行远紫外辐射摊放和微波杀青,记录摊放和杀青过程桑叶的物质变化动态和感官品质;

3、利用微波干燥技术加工桑叶、茶叶、菊花、银杏叶;

4、利用外源水解酶来提成品茶香气和水浸出物含量;

5、对己获得的高温氧化酶按游离态和固定化状态的不同进行测试;

6、记录桑叶茶加工中的物质变化动态和品质形成机制;

7、冷热交替处理后,压差处理等物理手段调控鲜叶酶活性,减低桑叶茶苦涩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752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