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9890.1 | 申请日: | 2014-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月;张星;刘金民;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38/54 | 分类号: | C22C38/54;C22C38/50;C22C38/46;C22C38/32;C22C38/28;C22C38/24;C21D6/00;C21D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加氢 反应 器用 钢混晶 组织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该加氢反应器用钢的化学成分为,C:0.10~0.17,Si≤0.10,Mn:0.27~0.63,Cr:1.95~2.6,Ni≤0.25,Mo:0.87~1.13,V:0.25~0.35,Ti≤0.030,B≤0.0020,P≤0.008,S≤0.008,Fe:余量;首先将加氢反应器用钢固溶,并在冷却过程的两相区进行保温处理,获得以铁素体为主的准平衡态的组织;然后,进行退火处理,使铁素体中的碳化物充分析出并发生球化,分布从有序向无序转变,削弱原始贝氏体组织的有序性;最后,进行淬火加回火处理,无序组织重新奥氏体化形成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消除组织遗传。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热处理工艺用于直径2000~6000mm,厚度为100~400mm的加氢反应器筒体或封头锻件。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固溶处理
将锻件升温到Ac3以上30~50℃,进行保温和充分的奥氏体化;
2)组织平衡化处理
将锻件缓慢冷却到Ar1和Ar3之间的某一温度进行长时间保温,然后空冷到200℃以下,获得大量铁素体和少量贝氏体的准平衡态组织;
3)碳化物弥散化处理
将锻件缓慢加热到Ac1以下100℃进行退火,然后空冷到室温,使铁素体中析出碳化物,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弥散化;
4)奥氏体均匀形核处理
将锻件加热到Ac1以上20~30℃进行保温,使奥氏体在相界面处大量均匀形核;
5)淬火处理
将锻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进行保温和充分的奥氏体化,然后水冷到表面温度在200℃以下,获得细小、均匀的贝氏体组织;
6)回火处理
将加热到Ac1以下100~120℃,进行充分的保温,使碳化物在贝氏体内弥散析出,获得组织均匀、强韧性良好匹配的综合力学性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热速度不高于60℃/h,到温后,保温时间不低于0.02t小时,t为锻件的最大截面厚度,mm。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保温的温度在Ar1和Ar3之间,Ar1线以下20~30℃,保温时间不低于20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热速度不高于60℃/h,锻件加热温度Ac1线以下100℃,保温时间不低于0.02t小时,t为锻件的最大截面厚度,mm。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热速度不高于60℃/h,保温时间不超过5小时。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加热速度不高于100℃/h,保温时间不低于0.02t小时,t为锻件的最大截面厚度,mm。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加氢反应器用钢混晶、粗晶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加热速度不高于60℃/h,保温时间不低于0.025t小时,t为锻件的最大截面厚度,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98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