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66984.3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朴闰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外部 电池组 结合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及方法,更详细地说,涉及安装到电子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外部的电池组的结合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源使用的二次电池(secondary cell)需要高输出、大容量,因此通常以串联或并联形式连接多数小型电池单元(battery cell),形成电池单元组,以并联或串联形式连接所述多数个电池单元组,从而形成一个电池组而使用。
这种电池组可安装到车辆内部及/或车辆外部,其中安装到车辆外部的电池组在安装位置的特性上,要具有防水结构,若不具有防水结构,因水分流入电池组内部,可能会造成内部回路的短路。
图1是概略性地图示传统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10的图。
参照图1,传统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10是下部壳1的上部结合EPDM(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垫圈2(gasket),其上顺次结合上部壳3及防水加固板4。这时,所述结构的结合一般通过螺栓工序实现。例如,利用数十个的螺栓及螺母,通过螺栓工序结合所述结构的外围。
但是,通过这种螺栓工序结合外部电池组时,至少要连接4个接合面,具有组装性低下的问题,并且按组装顺序,各部分存在防水性能偏差的问题。并且,因上部壳的相对薄的厚度(约0.7T),必需要有防水加固板4,另外制作这种防水加固板4会产生很多废料,会造成额外的制造费用。
因此,关于车辆的外部电池组,摸索着既能节俭费用、又能弥补防水性能的方案。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想提供既能节俭费用、又能弥补防水性能的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及结合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侧面,可提供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包括:下部壳,其端部具有第1法兰面;及上部壳,安置于所述下部壳的上面,其端部形成的第2法兰面包住所述第1法兰面,在所述第1法兰面的底面卷边(hemming)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侧面,包括:第1阶段,在端部具有第1法兰面的下部壳的所述第1法兰面上涂抹液态垫圈;第2阶段,把端部具有第2法兰面的上部壳安置到所述下部壳的上部;及第3阶段,使所述第2法兰面包住所述第1法兰面,并在所述第1法兰面的底面卷边接合。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卷边接合车辆外部电池组的下部壳与上部壳,提高所述壳的组装性,无需另外的硬件(螺栓、螺母等),就能达到产品轻量化并能节俭制造费用。
并且,无需另外的防水加固板,能降低制造费用,而且能够可实现壳之间均匀的接合,因此具有不会产生各接合部位防水性能偏差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图示传统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2是概略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3至图5是概略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方法的工序图。
符号的说明
10:传统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
1:下部壳 2:EPDM垫圈
3:上部壳 4:防水加固板
100: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
110:下部壳 111:第1法兰面
120:上部壳 121:第2法兰面
130:液态垫圈 140:密封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是概略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100的图。
参照图2,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100包括:下部壳110,其端部具有第1法兰面111;及上部壳120,安置于所述下部壳110的上面,其端部形成的第2法兰面121包住所述第1法兰面111,在所述第1法兰面111的底面卷边(hemming)接合。
本说明书中的‘外部电池组’并不是指安装到电子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内部的电池组,而是指安装到车辆的底部(underbody)并暴露在车辆外部的电池组。前者因受车体的保护,无需防水结构;后者因暴露在车辆外部,需要防水结构。
另外,本发明中除了外部电池组的结合结构以外的各种结构(例如,车辆装备部、冷却油进口/出口、安全插头等)与通常使用的外部电池组相同或类似,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未经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