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编程存储器及其相关存储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66858.8 | 申请日: | 2014-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8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崇荣 |
主分类号: | G11C17/16 | 分类号: | G11C17/16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李昕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编程 存储器 及其 相关 存储 单元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器,且特别涉及一次编程存储器及其相关存储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非易失性存储器在断电之后仍旧可以保存其数据内容。一般来说,当非易失性存储器制造完成并出厂后,使用者即可以编程(program)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而将数据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而根据编程的次数,非易失性存储器可进一步区分为多次编程存储器(multi-time programming memory,简称MTP存储器),或者一次编程存储器(one time programming memory,简称OTP存储器)。
基本上,使用者可以对MTP存储器进行多次的储存数据修改。相反地,使用者仅可以编程一次OTP存储器。一旦OTP存储器编程完成之后,其储存数据将无法修改。
请参照图1A与图1B,其所绘示为OTP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及其等效电路示意图。图1A与图1B中包括二个存储单元110、120,每个存储单元110、120中具有二个晶体管,可称为2T存储单元。
如图图1A所示,利用浅沟渠隔离结构(STI)130将P型基板(P-sub)100区分为二个部分以定义出二个存储单元110、120的区域。于第一存储单元110中,二个N掺杂区域111、112之间的P型基板100表面上具有第一栅极结构113,其包括一栅极氧化层(gate oxide)、多晶硅栅极(poly gate)以及间隙壁(spacer)。再者,N掺杂区域112与浅沟渠隔离结构(STI)130之间的P型基板100表面上具有第二栅极结构114。再者,N掺杂区域111连接至位元线BL0、第一栅极结构113连接至字元线WL0、第二栅极结构114连接至控制线CL0。
同理,于第二存储单元120中,二个N掺杂区域121、122之间的P型基板100表面上具有第一栅极结构123。再者,N掺杂区域122与浅沟渠隔离结构(STI)130之间的P型基板100表面上具有第二栅极结构124。再者,N掺杂区域121连接至位元线BL1、第一栅极结构123连接至字元线WL1、第二栅极结构124连接至控制线CL1。
如图1B所示,第一存储单元110中包括一开关晶体管T01以及一储存晶体管T00,开关晶体管T01栅极连接至字元线WL0,其第一汲/源端(drain/source terminal)连接至位元线BL0;储存晶体管T00栅极连接至控制线CL0,其第一汲/源端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01的第二汲/源端,其第二汲/源端为浮接(floating)。
同理,第二存储单元120中包括一开关晶体管T11以及一储存晶体管T10,开关晶体管T11栅极连接至字元线WL1,其第一汲/源端连接至位元线BL1;储存晶体管T10栅极连接至控制线CL1,其第一汲/源端连接至开关晶体管T11的第二汲/源端,其第二汲/源端为浮接。
举例来说,于编程第一存储单元110时,提供0V至位元线BL0、3.3V至字元线WL0、6.5V至控制线CL0。则开关晶体管T01导通(turn on),并造成储存晶体管T00的栅极氧化层被破坏,使得储存晶体管T00的栅极与第一汲/源端之间呈现短路的低电阻的特性。因此,第一存储单元110可视为一第一储存状态。
另外,于编程第二存储单元120时,提供0V至位元线BL1、3.3V至字元线WL1、0V至控制线CL1。则开关晶体管T11导通(turn on),而储存晶体管T10的栅极氧化层不会被破坏,使得储存晶体管T10的栅极与第一汲/源端之间呈现开路的高电阻的特性。因此,第二存储单元120可视为一第二储存状态。
请参照图1C,其所绘示为公知OTP存储器编程后的存储单元等效电路示意图。经由上述的方式编程后,第一存储单元110中的储存晶体管T00可等效为一电阻,其具有低电阻的特性,可视为第一储存状态。而第二存储单元120中的储存晶体管T10可等效为一电容,其具有高电阻的特性,可视为第二储存状态。
请参照图2A与图2B,其所绘示为另一OTP存储器的存储单元及其等效电路示意图。图2A与图2B中包括二个存储单元210、220,每个存储单元210、220中具有一个晶体管,可称为1T存储单元。
如图2A所示,利用浅沟渠隔离结构(STI)230将P型基板(P-sub)200区分为二个部分以定义出二个存储单元210、220的区域。于第一存储单元210中,N掺杂区域212与浅沟渠隔离结构230之间的P型基板200表面上形成第一栅极结构214。再者,N掺杂区域212连接至位元线BL0、第一栅极结构214连接至字元线WL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崇荣,未经林崇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66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电池电极用的组合物和使用其制造的电极
- 下一篇:非易失性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