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御风筝及其飞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59654.1 | 申请日: | 2014-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振文 |
| 主分类号: | B64C31/06 | 分类号: | B64C3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102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筝 及其 飞行 方法 | ||
1.御风筝,包括风筝、牵引线,所述的御风筝其特征在于:御风筝包括上升力面(100)、下升力面(102)、右下拉线(105)、左下拉线(106)、充气保护柱(108),重心调节装置,驾御梁驾御装置,吊钩(600)、牵引线系统(111);御风筝设置上下两层升力面,上升力面(100)的两端分别与下升力面(102)的两端重叠或连接,下升力面(102)采用中间下凹,两端上翘,弧状曲面形式左右对称布置,呈V型机翼结构,具有较大的上反角,下升力面(102)的下面设置一个救生艇(107),救生艇(107)的船舱中部为风筝飞行员设置一个充气座椅(200),气座椅(200)设置一套重心调节装置,右下拉线(105)右端连接于下主气囊及其支气囊(104)的右侧,右下拉线(105)左端与救生艇(107)的船头右侧连接,左下拉线(106)的左端连接于下主气囊及其支气囊(104)的左侧,左下拉线(106)的右端与救生艇的船头左侧连接,下升力面(102)的中部开一个窗口以便安装充气座椅(200),并且与充气座椅(200)连接;救生艇(107)船舱后部竖立一个充气保护柱(108),上提线(109)下端连接于吊钩(600)上端,下提线(110)前端连接于吊钩(600)上端,下提线(110)后端连接于下升力面(102)的中部或者为风筝飞行员所控制,吊钩(600)通过铁锚牵引线尾环(704)或者转向双滑轮(802)或者无人船牵引线尾环(907)与牵引线系统(111)连接,牵引线系统(111)有如下三种形式:铁锚牵引线装置,伞锚牵引线装置,无人船牵引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御风筝其特征在于:重心调节装置包括:多层气囊靠背垫(301)、多层气囊墩(302),多层气囊靠背垫(301)放置在充气座椅(200)的靠背上,多层气囊墩(302)设置在充气座椅(200)的前面,多层气囊靠背垫(301)、多层气囊墩(302)有多层互相独立的气囊,这些气囊全部充满空气时,风筝飞行员坐在充气座椅(200)时的重心向前移,这些气囊全部排空时,风筝飞行员重心向后移,风筝飞行员重心位置取决于多层气囊靠背垫(301)、多层气囊墩(302)充满气囊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御风筝其特征在于:驾御梁驾御装置,包括:右驾御梁(400)、左驾御梁(401)、右后端拉线(402)、右前端拉线(403)、左后端拉线(404)、左前端拉线(405)、右中拉线(406)、左中拉线(407);右驾御梁(400)的后端通过右后端拉线(402)与上升力面(100)的后缘右侧连接, 右前端拉线(403)的下端连接在右驾御梁(400)的前端,右前端拉线(403)的上端与上升力面(100)的前缘右侧连接,右驾御梁(400)的中部通过右中拉线(406)与充气座椅(200)、救生艇(107)右侧连接,充气座椅(200)固定在救生艇(107)船舱里,左驾御梁(401)的后端通过左后端拉线(404)与上升力面(100)的后缘左侧连接, 左前端拉线(405)的下端连接在左驾御梁(401)的前端,左前端拉线(405)的上端与上升力面(100)的前缘左侧连接,左驾御梁(401)的中部通过左中拉线(407)与充气座椅(200)、救生艇(107)左侧连接,右驾御梁(400)、左驾御梁(401)呈弯曲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御风筝其特征在于:铁锚牵引线装置,包括铁锚(700)、铁锚牵引线(703),铁锚牵引线(703)的下端连接于铁锚(700)且锚固在海底,铁锚牵引线(703)尾端设置铁锚牵引线尾环(704),海面上设置两套以上铁锚牵引线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振文,未经周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6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