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9121.3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3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施道平;汤尤慧;周雯娜;周左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燕;施道平;燕青;刘国淋;燕惠;刘文玉;刘石芬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苏芸芸 |
地址: | 6505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莲花 活性 乳酸菌 饮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方法进行:
(1)含糖石莲花汁的制备:将石莲花置于沸水中煮0.5~1min后,去皮与纯净水混合榨汁、过滤,滤液中加入蔗糖、葡萄糖后进行灭菌,冷却备用;
(2)奶液:牛奶和/或复原乳制成奶液,巴氏灭菌法灭菌、冷却备用,其中复原乳由奶粉溶于纯净水中制成,奶粉含量为0.32~1.6g/ml;牛奶和复原乳混合奶液则按体积比为1:2~4的比例混合制成;
(3)无菌水:纯净水灭菌、冷却备用;
(4)将步骤(1)制得的含糖石莲花汁与步骤(2)制得的奶液混合,接种发酵剂,然后采用A、B两种工艺中的任意一种制得饮料基液;
A:加无菌水稀释至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的80~90%,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前发酵,之后在低温下进行后发酵制得饮料基液;
B: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前发酵,之后在低温下进行后发酵制得饮料基液;
(5)在步骤(4)制得的饮料基液中加入柠檬酸、稳定剂、可食用色素进行调配,最后加入步骤(3)制备的无菌水至计划生产成品饮料的总体积,均质、灌装、冷藏,即得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含糖石莲花汁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称取计划生产的成品饮料总体积7%~15%(m/v)的新鲜石莲花,洗净,置于沸水中煮0.5~1min后去皮,然后根据新鲜石莲花的质量,以1:1~ 3的质量比加入纯净水,混合榨汁,过滤得到石莲花汁;在石莲花汁中添加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4%~10%(m/v)的蔗糖和2%~8%(m/v)的葡萄糖溶解后,采用巴氏灭菌法灭菌,冷却至35℃以下,即得含糖石莲花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含糖石莲花汁、奶液和无菌水混合可按如下几种方式进行:
①在含糖石莲花汁中添加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10%~30%的牛奶和5%~10%的发酵剂,若采用A工艺则用无菌水将体积补足至成品饮料总体积的80~90%;若采用B工艺则无需补充无菌水;
②在含糖石莲花汁中添加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2%~20%的牛奶复原乳混合奶液和5%~10%的发酵剂,若采用A工艺则用无菌水将体积补足至成品饮料总体积的80~90%,;若采用B工艺则无需补充无菌水;
③在含糖石莲花汁中添加计划生产的成品饮料总体积5%~20%的复原乳和5%~10%的发酵剂,若采用A工艺则用无菌水将体积补足至成品饮料总体积的80~90%;若采用B工艺则无需补充无菌水。
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前发酵温度为30~42℃,发酵时间14~20h,低温后发酵温度为4~10℃,发酵时间为20~30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的具体操作如下:按照往饮料基液中添加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0%~0.5%(m/v)的柠檬酸、0.03%~0.06%(m/v)的可食用叶绿素、0.2%~0.6%(m/v)的稳定剂的比例,首先称取三种物质混合后,溶于计划生产成品饮料总体积10~20%的65~70℃的热水中,充分溶解,经巴氏灭菌冷却后再与饮料基液混合;
若步骤(4)中采用A工艺本步骤则无需再补充无菌水,若步骤(4)中采用B工艺则需要加入步骤(3)制备的无菌水至计划生产成品饮料的总体积,混匀后在15~25MPa的压力下均质后,进行无菌灌装,冷藏,即得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按质量比3:1混合制成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石莲花活性乳酸菌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①将含牛奶体积0%~8%(m/v)葡萄糖的牛奶液体经121℃灭菌15min并冷却后,按每10ml加入0.1 ml 乳酸菌液的比例,添加乳酸菌液并在30~42℃培养24~36h,制得初级菌液,其中乳酸菌液由保加利亚乳杆菌液和干酪乳杆菌液按体积比1:2~3的比例混合而成,两种菌液混合前的浓度均为1×106个/ml;
②扩配方法为逐级扩大法,具体如下:在含牛奶体积0%~8%(m/v)葡萄糖的已灭菌牛奶中接入其体积10%的初级菌液,在30~42℃下培养约24h,凝固后得到次级菌液;在下一级含牛奶体积0%~8%(m/v)的葡萄糖的已灭菌牛奶中接入其体积10%的次级菌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每级获得的菌液均可作为发酵剂用于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燕;施道平;燕青;刘国淋;燕惠;刘文玉;刘石芬,未经李海燕;施道平;燕青;刘国淋;燕惠;刘文玉;刘石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91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