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及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56159.5 | 申请日: | 2014-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尹会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6 | 分类号: | H05B3/36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5006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温度 功率 系数 电热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内取暖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取暖用的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物室内取暖主要是采用水或气取暖两大类,而水或气取暖需要在室内外铺设供热管路和加热锅炉等大型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需要常年维护,而且温度不易单独控制,需要额外安装散热器,将占用室内有限的使用面积,也为室内装饰造成困难。电取暖明显优于水或气的管网取暖,具有投资少,维护简单,控温容易等优点。但是目前电地热取暖存在局部过热问题,影响电热地膜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内取暖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取暖用的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及制造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其组成包括:温控器,所述的温控器与电源连接,所述温控器通过导线分别与导电极连接,所述的导电极安装在电热膜片单元的聚脂薄膜粘合面的两侧,所述的电热膜片单元由两层聚脂薄膜粘合而成,所述的导电极包括导电条和铜带,所述的电热膜片具有导电铝箔接地带,所述的导电铝箔接地带通过零线接地。
一种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及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蚀刻工序将导电条形状蚀刻在带导电体的聚酯薄膜上,形成导电条薄膜,导电条形状为直线或曲线,导电条宽度1mm-10mm,非导电条宽度0.5mm-20mm;
(2)通过印刷工序将发热体即正温度特性合成浆料印刷在导电条薄膜上,形成基膜;
(3)通过复合工序在所述的基膜上复合一层附有热固胶的聚酯薄膜及铜带;
(4)通过复合工序将附有热固胶的导电铝箔接地带复合于电热膜中间,并在所述的导电铝箔接地带上复合上接地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能够节能环保,电热地膜相对于天棚膜和墙膜更接近于人体,使得电热膜发出的热量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作为正温度系数电热膜其电热转换效率近100%,具有正温度系数、变功率、自控温的功能;电热膜是直接将清洁能源电力转换为热能的采暖设施,充分体现出电热膜的环保性能。
2、本发明能够保健,电热地膜采暖符合人体对采暖的需要,且为大面积正温度系数供热,使得地面温度较低且温度场均匀,室内无热气流流动,减少浮尘和空气干燥,使人感觉舒适。
3、本发明的电热膜工作电源既可用交也适用直流电源,电源电压从90-300V,功率密度从每平方米160-320W,这些都为电热膜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宽广的范围。
4、本发明将电热膜埋于地面下,实现地面辐射采暖的功能,其技术关键在于防水、绝缘、局部过热等技术。本专利的电热地膜采用整体双重绝缘双重防水技术及正温度系变功率自控温功能技术,使用更安全可靠。
5、本发明采用电热地膜,集成化高,在现场只需做简单的插头连接,这不仅简化了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也无需特别要求,这将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并减少了人员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其组成包括:温控器6,所述的温控器与电源连接,所述温控器通过导线3分别与导电极2连接,所述的导电极安装在电热膜片单元的聚脂薄膜1粘合面的两侧,所述的电热膜片单元由两层聚脂薄膜粘合而成,所述的导电极包括导电条4和铜带,所述的电热膜片具有导电铝箔接地带,所述的导电铝箔接地带5通过零线接地。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温度功率系数的电热膜及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蚀刻工序将导电条形状蚀刻在带导电体的聚酯薄膜上,形成导电条薄膜,导电条形状为直线或曲线,导电条宽度1mm-10mm,非导电条宽度0.5mm-20mm;
(2)通过印刷工序将发热体即正温度特性合成浆料印刷在导电条薄膜上,形成基膜;
(3)通过复合工序在所述的基膜上复合一层附有热固胶的聚酯薄膜及铜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中惠地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