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563.7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6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欣;张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12P19/62 | 分类号: | C12P19/62;C12R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朱水平;沈利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霉素 产量 发酵 培养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其由常规的培养桔橙指孢囊菌的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体积百分数为1~6%的吸附树脂所得,所述吸附树脂选自HP20、HZ830、XAD‑16,XAD1600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4。本发明的发酵培养基用于培养桔橙指孢囊菌可以大大提高非达霉素的产量,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非常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另外,本发明所使用的吸附树脂HP20和HZ830具有理想的机械强度,可以反复回收循环利用,从而在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养基,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
背景技术
非达霉素(Fidaxomicin)是由桔橙指孢囊菌(Dactylosporangium aurantiacum)产生的一种十八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生物活性,主要用于治疗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所引起的腹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工业上通过发酵方法生产非达霉素时,已报道的产量只有400mg/l,还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改善发酵环境,开发能够提高非达霉素产量、从而降低成本、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培养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的发酵培养基培养桔橙指孢囊菌,其非达霉素产量不高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新的能够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培养基。利用本发明的发酵培养基培养桔橙指孢囊菌,可以大大提高非达霉素的发酵单位,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提高非达霉素产量的发酵培养基,其由常规的培养桔橙指孢囊菌的发酵培养基中加入体积百分数为1~6%的吸附树脂所得,所述吸附树脂选自HP20、HZ830、XAD-16,XAD1600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4。
本发明中,所述的常规的培养桔橙指孢囊菌的发酵培养基为本领域常规的用于培养桔橙指孢囊菌以获得相应发酵产物的发酵培养基,如文献“Robert J.Theriault,JamesP.Karwowski,et al.TIacumicin,A novel complex of18-membered macrolideantibiotics.I.Taxonomy,fermenta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The Journal ofAntibiotics.1987,5:567-574.”中披露的培养桔橙指孢囊菌所使用的培养基。
本发明中,所述的桔橙指孢囊菌为本领域常规所述,较佳地为桔橙指孢囊菌NRRL18085。
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优选包括质量百分数为1.5~2.5%的葡萄糖、0.5~1.5%的豆粉,0.2~0.4%的牛肉浸膏,0.05~0.15%的豆油,0.04~0.06%的MgSO4·7H2O,0.02~0.04%的KCl,0.04~0.06%的K2HPO4,0.2~0.4%的CaCO3,和体积百分数为3~5%的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选自HP20、HZ830、XAD-16,XAD1600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4。
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更优选包括质量百分数为2%的葡萄糖、1%的豆粉,0.3%的牛肉浸膏,0.1%的豆油,0.05%的MgSO4·7H2O,0.03%的KCl,0.05%的K2HPO4,0.3%的CaCO3,和体积百分数为3~5%的吸附树脂,所述吸附树脂选自HP20、HZ830、XAD-16,XAD1600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更优选HP20或HZ830),所述发酵培养基的pH值为7.2~7.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