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滤料截留高强度反洗排水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53375.4 | 申请日: | 2014-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寇长江;张阳;孙召强;王忠民;祁淑敏;王玥;李冬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持(北京)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4/46 | 分类号: | B01D24/46;B01D24/38;C02F3/02;C02F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蔡艳园;严业福 |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留 强度 反洗排 水槽 | ||
1.一种用于水处理滤池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包括:位于整个装置中央的反洗排水槽主体,以及在反洗排水槽主体左右对称布置的排气管、内侧导流罩和外侧导流罩,
其中所述反洗排水槽主体与所述外侧导流罩共同限定出反洗水流反冲洗后汇入反洗排水槽主体的主水通道,
所述内侧导流罩将主水通道分为上下两层,以便反洗水绕过所述内侧导流罩后汇入反洗排水槽主体,
所述排气管位于外侧导流罩的上部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所述反洗排水槽主体为U型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所述内侧导流罩为板状,大致呈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所述内侧导流罩连接到所述反洗排水槽主体的左右两侧下部,并且沿垂直方向向外倾斜延伸,遮挡了主水通道30%-70%的通水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所述外侧导流罩为板状,大致呈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所述外侧导流罩的上部的上沿高度超过所述反洗排水槽主体的上沿高度,所述上部向下垂直延伸,延伸到与所述内侧导流罩的外侧边缘的虚拟延长线相交位置处后,沿垂直方向弯折向外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反洗排水槽装置,其中还包括滤料拦截斜板组,所述滤料拦截斜板组由多块平行斜板组成,在反洗排水槽主体左右对称地布置在主水通道内,位于内侧导流罩上部。
8.一种用于水处理滤池的反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反洗水携带滤料上升,在布置于反洗排水槽主体外侧的外侧导流罩的引导作用下汇集到主水通道,向反洗排水槽主体流动;
第二步,水流在反洗排水槽主体及横向布置于主水通道内的内侧导流罩下部发生第一次碰撞并产生环流,碰撞使包裹于滤料表面气泡破裂,降低滤料浮力,滤料改变运动方向而沉淀下来,水流继续流向反洗排水槽主体并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水处理滤池的反洗方法,其中还包括:
第三步,剩余部分滤料被水携带而继续上升,经过内侧导流罩以及外侧导流罩之间的空隙流入倾斜排列的滤料拦截斜板组;
第四步,滤料在进入滤料拦截斜板组后发生二次碰撞,滤料改变运动方向而沉淀经内外侧导流罩的空隙后,返回滤池中,水流继续流向反洗排水槽主体并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持(北京)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未经中持(北京)水务运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3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滴灌带
- 下一篇:一种金属软载体汽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