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008.4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剑波;王少林;阮小燕;彭勃;张建良;刘良贵;黎友添;林伟国;李天兵;郑杰元;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解 城市 小流域 内涝 灾害 绿地 限流 设施 | ||
1.一种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道路周边的低势绿地,所述低势绿地边缘低于道路路面,并向中部逐渐降低高程以形成积蓄雨水的中部低点区域,所述中部低点区域设有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的雨水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采用平入式雨水井,所述雨水井形成高于周边低势绿地泥面的井缘,并在所述井缘内设置格栅状的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井壁采用无砂砼结构,且在外侧设置反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层包括由外向内分层设置的粗砾层和细砾层,以及包裹在粗砾层和细砾层外侧的土工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井壁底端设有与市政排水管网接通的出水管,所述雨水井内在出水管的入口位置设有限流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闸包括底板和若干叠梁,所述底板上端设有溢流进水缺口,并在所述溢流进水缺口的两侧形成插槽柱,所述插槽柱的内侧设有引导叠梁滑入溢流进水缺口的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梁为截面呈矩形的直梁,所述底板在溢流进水缺口的底面形成可与叠梁贴合的平面,所述插槽为沿插槽柱内凹的V形槽,所述叠梁的两端端头均形成可与V形槽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角棱。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井底设有卡槽,所述底板的底端形成嵌入所述卡槽且支撑底板绕卡槽转动以打开或盖住出水管的第二定位角棱,所述底板的底端还设有若干穿透底板的泄水缝。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势绿地周边的道路路面坡向低势绿地,低势绿地边缘与道路路面的高差采用缓斜坡面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缓解城市小流域内涝灾害的低势绿地限流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井的井底下方设有基底,所述基底包括素砼基础和位于素砼基础下侧的碎石砂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00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吉白茶的茶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猕猴桃豆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