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性能试验台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958.3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2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左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 | 分类号: | G01M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动力 稳定 装置 性能 试验台 | ||
1.一种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式工作平台、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两个垂向支撑架、一系和二系弹簧阻尼减震系统、两套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驱动电机;
所述的浮动式工作平台由三根纵梁和四根横梁通过固定连接构成骨架,横梁和纵梁均为工字钢型材;其中位于四周的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一系横向和纵向的弹簧阻尼减震器相配合的弹簧阻尼减震器作用块;位于四周的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二系横向和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安装座,每个安装座上安装有一个弹簧阻尼减震器;在浮动式工作平台的骨架上焊接有8根长度与浮动式工作平台骨架等宽度相等的平板作为二系垂向支撑滚珠的支承面,所述二系垂向支撑滚珠安装在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由骨架、两根钢轨和电机工作平台组成,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的骨架由左右两侧两根纵梁和中间的8根横梁固定连接而成,横梁和纵梁均为工字钢型材,位于四周的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与二系横向和纵向的弹簧阻尼减震器相配合的弹簧阻尼减震器作用块;每根的钢轨底面固定连接有8个钢轨连接块,每根钢轨通过8个钢轨连接块用螺栓通过横梁上的螺栓安装孔与8根横梁连接;每根钢轨一端的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工作平台安装座,电机工作平台通过螺栓连接到设有螺栓安装孔的电机工作平台安装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固定连接在钢轨下的钢轨连接块的螺栓孔与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的横梁的标准轨距螺栓孔对准并用螺栓连接,同时将固定连接在轨面上的电机工作平台安装座上的螺栓孔与电机工作平台上的标准轨距螺栓孔对准并用螺栓连接以实现标准轨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固定连接在钢轨下的钢轨连接块的螺栓孔与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的横梁的窄轨轨距螺栓孔对准并用螺栓连接,同时将固定连接在轨面上的电机工作平台安装座上的螺栓孔与电机工作平台上的窄轨轨距螺栓孔对准并用螺栓连接以实现窄轨轨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垂向支撑架均由两根垂向侧梁和一根横梁组成,均固定连接在浮动式工作平台的骨架上;每个垂向支撑架的横梁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带有滑动轴承的稳定装置垂向支撑座,垂向支撑座用于与稳定装置的垂向油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系弹簧阻尼减震系统由横向弹簧阻尼减震器、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和垂向橡胶减震器组成;其中用于实现一系横向的定位和减震作用的横向弹簧阻尼减震器要对称布置在浮动式工作平台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一系纵向的定位和减震作用的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对称布置在浮动式工作平台的前后;用于实现一系垂向支撑和减震作用的垂向橡胶减震器固定在地基上;横向和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均安装于固定在地基上的弹簧阻尼减震器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二系弹簧阻尼减震系统由横向弹簧阻尼减震器、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和垂向支撑滚珠组成;其中用于实现二系横向的定位和减震作用的横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对称布置在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二系纵向的定位和减震作用的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对称布置在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的前后;用于实现二系垂向的支撑作用的垂向支撑滚珠安装在轨道-轨枕-道渣模拟机构底部;横向和纵向弹簧阻尼减震器均安装于固定连接在浮动式工作平台上的弹簧阻尼减震器安装座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动力稳定车稳定装置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套稳定装置通过联轴器相互连接,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到稳定装置一上,同时驱动两套稳定装置;每套稳定装置的垂向液压缸的上端通过铰接方式安装座垂向支撑架的垂向支撑座上,垂向液压缸通过垂向支撑架的垂向支撑作用对稳定装置产生垂向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95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共享方法及信息共享装置
- 下一篇:管路测试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