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立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991.X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安原良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铃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罗巴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6 | 代理人: | 刘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立柱 结构 | ||
1.一种车辆的前立柱结构,该结构包括:
装配部,其形成在仪表板的侧部与前立柱板之间;
其中,缓冲材料为弹性材料,装配至所述装配部,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车辆宽度方向和车辆斜前后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压缩到所述装配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配置在覆盖前围板或前围侧板的用以吸音的前围消音材料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具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狭缝;并且
沿着所述前立柱板配置的软管穿过所述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由以下部分构成:第一狭缝部,其从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侧朝向与所述外周面交叉的方向延伸;和第二狭缝部,其与所述第一狭缝部连续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狭缝部弯折;
所述第一狭缝部将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分成两部分;
所述软管穿过所述第一狭缝部;
由所述第一狭缝部和所述第二狭缝部包围的缓冲材料部可被翻起;并且
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后表面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与所述软管紧密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材料的外周面构造成所述缓冲材料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的侧面;
所述第一狭缝部沿着所述车辆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狭缝部从所述第一狭缝部的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朝向车辆前侧延伸;
所述前立柱板的在车辆前侧的端部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弯折,并且形成为凸缘;
所述凸缘的后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前侧的前侧装配表面;
在所述仪表板的侧部中设置成朝向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外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前表面构成所述装配部后侧的后侧装配表面;
所述缓冲材料装配至所述前侧装配表面和所述后侧装配表面;并且
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受到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抑止,并且通过所述缓冲材料部的弹性回复力支起所述前立柱板的凸缘和所述软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
被翻起的所述缓冲材料部发生弹性变形使得其后表面呈圆弧形状;并且
所述软管沿着所述缓冲材料部的所述后表面弯曲成圆弧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铃木株式会社,未经铃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9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