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乳酸克鲁维酵母真核表达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40528.1 申请日: 2014-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757035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张梁;石贵阳;方炜;丁重阳;顾正华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55 分类号: C12N15/55;C12N15/81;C12N9/78
代理公司: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代理人: 冯智文
地址: 214122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鼠灰链 霉菌 amp 脱氨酶 基因 乳酸 克鲁 酵母 表达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MP脱氨酶基因的真核表达,具体涉及一种鼠灰链霉菌来源的AMP脱氨酶基因的乳酸克鲁维酵母真核表达方法及其表达产物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MP脱氨酶,英文名为AMP deaminase,简写为AMPD,是一种氨基水解酶,其可催化AMP使其脱去氨基生成肌苷酸(IMP)和NH3,IMP在食品以及制药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另外,AMP脱氨酶是嘌呤核苷酸代谢循环中的三种主要酶类之一,对于维持机体免疫力和腺苷酸能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AMP脱氨酶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酶。

AMP脱氨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其最早由鼠骨骼肌制备,随后又由人红血细胞制备,目前工业化生产中通常由酵母、霉菌等微生物发酵产AMP脱氨酶,但是在酶的提取纯化、酶活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微生物来源的AMP脱氨酶基因在特定宿主中进行重组表达,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现在国内关于AMP脱氨酶基因重组表达的研究从未报道过,国外关于该酶的重组表达的研究较少,仅在申请号为CN200580013789.3的专利“放线菌来源的AMP脱氨酶及其应用”(申请人:天野酶株式会社)中报道过一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人经过研究改进,提供一种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乳酸克鲁维酵母真核表达方法。本发明首次在乳酸克鲁维酵母中成功表达了鼠灰链霉菌来源的AMP脱氨酶,实验结显示该重组酶具有较高的酶活,且酶活性稳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乳酸克鲁维酵母真核表达方法,是以鼠灰链霉菌基因组为模板,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AMP脱氨酶基因序列,在其两端分别引入酶切位点,并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KLAC1构建得到重组质粒,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乳酸克鲁维酵母,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再利用pKLAC1通用引物筛选出多拷贝转化子,最后经种子培养和液体发酵培养,取发酵液上清,即得AMP脱氨酶表达产物。

具体的,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克隆

以鼠灰链霉菌基因组为模板,以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的引物对通过PCR特异性扩增AMP脱氨酶基因,在其两端分别引入XhoI和BglII酶切位点,纯化回收PCR产物;

(2)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将表达载体pKLAC1和步骤(1)所得PCR产物分别用XhoI和BglII双酶切,连接所得酶切纯化产物并转化E.coli JM109,筛选阳性克隆菌株;

(3)线性化重组质粒的电转化及转化子的筛选

提取步骤(2)所得阳性克隆菌株质粒,经BstXI线性化后电转化Kluyveromyces lactis GG799,使用步骤(1)所述引物对筛选阳性克隆转化子,再利用pKLAC1通用引物进行PCR筛选出多拷贝转化子;

(4)重组酶在GG799中的表达

将步骤(3)筛选到的多拷贝转化子接种至YPD培养基进行种子培养,再以体积比2%的接种量接种至YPD培养基,于30℃、200r/min条件下进行液体发酵培养120h,取发酵液上清,即得AMP脱氨酶表达产物。

优选地,步骤(1)所述鼠灰链霉菌选自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murinus)MCCC No.1A0164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的乳酸克鲁维酵母真核表达方法制备得到的AMP脱氨酶表达产物在食品及医药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首次以鼠灰链霉菌AMP脱氨酶基因组为模板,通过重组载体pKLAC1-AMPD的构建,转化,阳性克隆转化子和多拷贝转化子的筛选,液体发酵等步骤及其工艺条件参数的精心分析和优化,在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 GG79)中成功表达了鼠灰链霉菌来源的AMP脱氨酶。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重组AMP脱氨酶具有较高的酶活,且酶活性稳定,为AMP脱氨酶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可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重组表达载体pKLAC1-AMPD酶切验证电泳图。

图2为实施例4中Kluyveromyces lactis GG79重组菌不同发酵时间的酶活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