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性热敏脂质体纳米金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6393.1 申请日: 2014-01-25
公开(公告)号: CN103768600A 公开(公告)日: 2014-05-07
发明(设计)人: 王蕾;李爱荣;刘瑞瑗;史进进;张潘潘;郝永伟;张振中 申请(专利权)人: 郑州大学
主分类号: A61K41/00 分类号: A61K41/00;A61K49/06;A61K45/00;A61K9/127;A61K47/34;A61K47/02;A61P35/00
代理公司: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代理人: 童冠章
地址: 450001 河南省郑***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磁性 热敏 脂质体 纳米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磁性热敏脂质体纳米金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非病毒载体的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药物/核酸转运系统己经发展到靶向转运系统。该系统将能携带效应分子,主动或被动地转运到机体的靶部位发挥治疗作用,而对其它部位的毒副作用很低。国内外的研究显示,在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包附一层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体,多糖等),能够得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而且这种磁性脂质体具有磁响应性,在外加梯度磁场作用下能够趋向运动,可以作为携带药物或核酸分子的载体骨架进行肿瘤的磁控靶向治疗。而且其良好的亲水性使其可以制备成亲水凝胶状的纳米颗粒。这种天然的亲水表面能减弱机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延长其在血液中的循环时间,因此很适合用于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的传递。

磁性纳米粒子(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是一类智能型的纳米磁性材料,既具有纳米材料所特有的性质,又具有磁响应性和超顺磁性,可以在恒定磁场下聚集和定位到靶部位,或在交变磁场下吸收电磁波产热。常用的磁性物质有:铁氧化物,如Fe3O4、Fe2O3等;单体,如Fe、Co、Ni等;合金,如铁镍合金、铁锅合金等;混合磁性材料等。目前是铁及其氧化物(Fe,Fe3O4,γ-Fe2O3)被研究的最多,其中粒径在l~100nm内的Fe3O4粒子以其生物安全性高、磁响应性高而被应用的最为广泛,当磁性微粒的粒径足够小时,具有超顺磁性,即在外加磁场中有较强的磁性,撤离磁场时磁性很快消失,剩磁为零,不会被永久磁化。因此,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粒成为目前生物磁性材料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颇具潜力的诊断方法。它是以人体在核磁共振过程中所散发的电磁波以及与这些电磁波有关的参数,如质子密度、弛豫时间等作为成像参数进行成像。磁共振成像造影剂一定是磁性物质,其能同氢核发生磁性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影响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等来改变信号强度,进而提高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强信号对比度和提高软组织图像的分辨率,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磁性热敏脂质体可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利用其磁性和水溶性,进入体内后能选择性分布,在靶器官富集并停留一段时间,使被观测的组织或器官的弛豫速率比其他部位(背景部位)有更大的改变,提高MRI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增强MRI的效果。

热疗是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的方法,传统的加热方法包括导管引入、全身加热等。研究者发现适当调整纳米金的大小和形貌可使其吸收峰调整在近红外区,经近红外(NIR)激光照射后,纳米金能将吸收的光能转化成热能,使局域范围内的温度升高,杀死肿瘤细胞又不损伤正常细胞以达到治疗目的。肿瘤的纳米金红外热疗比化疗和放疗副反应少得多,不损伤正常组织,是近年来公认的“绿色疗法”,是一种新的肿瘤热疗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纳米金也可用于红外断层成像,可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这种成像技术可利用散射的光形成图像。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脂质体的粒子大小处于纳米级的范围,具有无毒、无免疫原性、可降解、缓释等特点。磁性热敏脂质体是磁导向药物传递系统中一种新型的药物导向载体,可通过外磁场对肿瘤实施引导定位治疗,在靶区产生持续高浓度药物,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而在非肿瘤部位分布很少,可降低毒副作用。国内外学者就生物磁学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恒定磁场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磁性微粒在足够强的外磁场作用下,可以引导负载药物在体内定向移动、定位浓集,从而达到提高药物治疗指数,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磁性热敏脂质体纳米金复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复合物能够作为良好的抗肿瘤药物载体、热敏剂和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