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酮‑甘氨酸席夫碱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6052.4 | 申请日: | 2014-0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3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赵佳楠;王朝兴;王宇亮;沙靖全;张羽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311/68 | 分类号: | C07D311/68;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华镕专利事务所23204 | 代理人: | 吕凤云 |
| 地址: | 154007 黑龙江省佳木斯***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黄酮 甘氨酸 席夫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酮-甘氨酸席夫碱的制备方法,涉及到的黄酮类药物具体为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杨梅素和二氢槲皮素与甘氨酸缩合形成的席夫碱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具有C6-C3-C6基本构型,为植物体多酚类的代谢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功效,因此,黄酮类化合物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类天然产物,已成为国内外天然药物开发利用研究的热点,黄酮类化合物作用广泛,但由于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较差,该类化合物在肠道内吸收甚少或者完全不吸收,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积极创新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主要集中在C环2、3位,A环5、6、7、8位,B环2’、3’、4’位,取代基主要有卤素、烷(氧)基、芳基、吡啶基、氨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等,通过丰富其种类和改变其化学性质来改善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增强其抗肿瘤活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虽然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取得了成果,但因引入的修饰基团种类不同,结构各异,类比性差,很难对引入的修饰基团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因此就很难在分析归纳“构效关系”的基础上定向设计合成高效的黄酮类抗肿瘤新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黄酮-甘氨酸席夫碱的制备方法,选择最小的氨基酸-甘氨酸,修饰性强并且在癌细胞增殖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衍生化,并且水溶性好,稳定性高,靶向性强的黄酮-甘氨酸席夫碱化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碱性条件下向装有黄酮的乙醇中加入甘氨酸,微波辅助使甘氨酸的氨基与黄酮的羰基缩合形成席夫碱。
将0.302g槲皮素、0.2286g木犀草素、0.4035g芹菜素、0.318杨梅素、0.304二氢槲皮素分别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分别加入0.08g、0.04g、0.08g、0.08g、0.08g的NaOH醇溶液1mL,在微波仪中进行辐射,同时磁力搅拌,温度设置为56℃,功率400W,再分别加入甘氨酸0.0375g、0.075g、0.075g、0.075g、0.075g的醇溶液10mL,反应0.5h,生成不溶于乙醇的沉淀,用TLC跟踪检测反应,当原料点完全消失后证明反应完全,醇洗2次,得产物。加入的甘氨酸也可以是丙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用该制备方法合成的化合物保留了黄酮化合物的母核结构和抗肿瘤活性,与甘氨酸合成了黄酮-甘氨酸席夫碱,其水溶性、靶向性和抗肿瘤活性都优于原黄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简单,产率高,成本低。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槲皮素-甘氨酸席夫碱的合成
取槲皮素1mmol(0.302g)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加入2mmol(0.08g)的NaOH醇溶液1mL,在微波仪中进行辐射,同时磁力搅拌,温度设置为56℃,功率400W,然后加入甘氨酸0.5mmol(0.0375g)的醇溶液10mL,反应0.5h,生成不溶于乙醇的沉淀,用TLC跟踪检测反应,当槲皮素的原料点完全消失后证明反应完全,醇洗2次,过滤得到棕色的化合物I,13C-NMR(D2O)δ:127.33(C-2),112.01(C-3),164.91(C-4),159.88(C-5),97.78(C-6),162.66(C-7),97.78(C-8),162.66(C-9),97.78(C-10),128.33(C-1′),120.39(C-2′),145.99(C-3′),143.77(C-4′),116.80(C-5′),114.42(C-6′),173.48,57.52(分别为甘氨酸中C=O,CH2),合成结构如下:
实施例2:木犀草素-甘氨酸席夫碱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大学,未经佳木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