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临床手术创伤的快速止血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5723.5 申请日: 2014-01-24
公开(公告)号: CN103820412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易正芳;丛晓楠;吕方;裴正培;金明飞;刘明耀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12N9/10 分类号: C12N9/10;C12N15/54;A61L15/38;A61L15/44
代理公司: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代理人: 董红曼
地址: 200062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临床 手术 创伤 快速 止血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用于临床手术创伤的快速止血产产品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mTG)的止血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控制出血(或流血)是急救和创伤治疗的重要步骤。在手术过程中,因流血过多而引起死亡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一般而言,在临床手术中,经常因切割组织或血管等而需要止血。常见的止血方式主要有物理止血和药物止血。其中物理止血主要通过机械外力来钳夹、结扎、缝合以及压迫血管来止血,而药物止血主要通过快速止血剂进行止血。 

在临床上,快速止血剂主要分为三种: 

1、人工合成制剂。该类产品能快速形成聚合物,从而迅速地与相邻表面黏连。但是,在降解过程中易形成有毒物质(氰和甲醛)引起炎症反应,推迟伤口愈合,不能用于咬伤、刺伤或挤压伤,而且7天内不要清洗创伤区域,要求操作迅速,易造成二次出血,使用时局部疼痛。同时,该类产品质感很硬,易损伤伤口周围组织,造成二次损伤,发热,引起灼烧,吸收十分缓慢,时间长达几年。 

2、可吸收制剂,包括明胶海绵、氧化再生纤维素、微原纤维胶原。该类产品的效果如下: 

表1 

由表1可知,可吸收制剂类止血产品,尽管其具有易被吸收的优点,但其不能主动激活凝血机制,其止血速度慢,伤口易黏连,容易引起术后疼痛或麻木。 

3、生物制剂,包括外用凝血酶、纤维蛋白粘合剂。其中外用凝血酶类产品效果如下: 

表2 

由表2可知,外源性凝血酶最大问题在于具有免疫原性,会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传播疾病(如疯牛病、艾滋病)等风险。另外,由于该类产品具有和人源凝血酶相同的凝血机制,因此对于先天性血栓性物质或先天性血栓倾向的病人,临床上使用容易产生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闭塞,严重者导致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栓塞,肺栓塞等,极大地制约了其在临床上的使用。 

由此可见,理想的手术止血类产品应当具有以下标准: 

1、止血效果确切; 

2、组织反应轻; 

3、无抗原性; 

4、体内充分降解吸收; 

5、使用方便; 

6、价格适中; 

7、不影响愈合,不易产生粘连。 

然而,近年来全球仍没有出现达到上述所有标准的止血材料,并且现有的目前手术止血产品存在止血效果欠佳、价格昂贵等副作用,无法满足上述标准。综上所述,目前临床手术创伤类的快速止血产品或止血剂,其应当至少具有以下共性,即:止血快速、伤口不黏连,易愈合、成本低廉、易被体内吸收、不易传播疾病和后遗症少等。然而,目前尚没有达到或接近达到上述标准的止血剂。 

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γ-谷氨酰胺转胺酶,Transglutaminase,简称TGase),又称转谷氨酰胺酶或γ-谷氨酰胺酰基转移酶,由331个氨基组成,催化酰基转移反应,能催化蛋白质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交联、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的连接以及蛋白质分子内谷氨酰胺基的水 解,从而改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由于其卓越的交联特性,被誉为“21世纪超级粘合剂”。在食品、医药、纺织、化妆品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前景(崔艳华等,《生物技术通报》,2009年第一期) 

TGase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机体组织。最近的研究发现,不同来源的TGase在氨基酸序列、分子量大小、酶的理化性质具有差异。动物来源的TGase分子量不等,需要钙离子激活,酶活性中心为半胱氨酸残基位点。动物来源的TGase以豚鼠肝脏的TGase(GTG)研究最为深入,该酶的分子量为90kD,其酶促反应需要钙离子激活。对底物特异性强,同时由于该酶含有17个半胱氨酸残基致使其热稳定性差。在50℃下,10分钟后,酶活性仅为残留40%。钙离子对植物来源的TGase活性影响因物种而异。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TGase来源少,成本高,分离程序复杂,不易推广应用。 

TGase在植物组织中扮演何种角色仍不十分清楚,Kang等从大豆叶片中提取TGase进行了研究。但是分离纯化工艺复杂,酶的得率较低。目前,尚未有植物来源TGase用于商业化生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