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263.6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4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生忠;訾威;肖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交通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17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透明 导电 薄膜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涉及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尤其是一种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主要用于生产优质的透明导电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光电产品的飞跃发展,柔性导电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光伏电池,显示屏等等。现有透明导电镀膜技术都是利用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真空溅射、化学气相沉积、喷涂等方法,这些方法要想得到高透过率、高导电率的透明导电膜就必须对衬底基片加不小于200℃的温度,而这么高的温度使PET类的复合材料很难使用,或即使在低温下能镀成透明导电薄膜,膜的电学或光学特性达不到技术使用要求。因此,透明导电塑料耐温性差,这制约了其在柔性太阳电池、柔性显示领域的应用。如何在低温条件下制备具有良好光电特性优异的透明导电电极成了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这种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为:首先,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然后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两个位置加上电压,通入电流,使透明导电材料温度上升,达到热处理效果,提高透明导电材料的透过率及电学性能。
进一步,以上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是采用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真空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或者喷涂的方式。
进一步,在对透明导电薄膜进行热处理时,加直流或交流电压。
上述柔性衬底是高分子材料。所述柔性衬底是PET、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乙烯或有机物材料。
上述透明导电薄膜是掺杂的氧化铟、掺杂的氧化锡和掺杂的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合金、或叠层薄膜。
本发明得到的透明导电薄膜厚度在10纳米到3微米之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可以通过PID控制系统实时地改变通入电流的大小,维持透明导电薄膜表面的温度不变,达到热处理所需要的温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是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两边加上大功率的电源,电源所加的功率、时间,可以控制。当电流通过透明导电薄膜时将会产生热量,通过PID控制系统不断地改变功率的大小,维持透明导电薄膜表面的温度不变,达到热处理所需要的温度。这种热处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与透过率,降低材料的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明显降低热处理过程对基底材料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柔性衬底透明导电材料的结构图。
其中:1为透明导电材料;2为绝缘绝热材料;3为柔性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热处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方法为:首先,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然后在透明导电薄膜的两个位置加上电压,通入电流,使透明导电材料温度上升,达到热处理效果,提高透明导电材料的透过率及电学性能。在柔性衬底上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是采用热蒸发、电子束蒸发、真空溅射、化学气相沉积或者喷涂的方式。在对透明导电薄膜进行热处理时,加直流或交流电压。柔性基底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如PET、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乙烯等、有机物材料等。
本发明的透明薄膜材料是下列薄膜之一:掺杂的氧化铟、掺杂的氧化锡、掺杂的氧化锌、上述氧化物的混合物、合金、或叠层薄膜等。
本发明的透明导电薄膜厚度在10纳米到3微米之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师范大学,未经陕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