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4622.6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6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毛;李伟;牛晓亮;严涛;隆彩云;朱海锋;袁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5/00 | 分类号: | B62D15/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陈希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功能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工程机械的转向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方向盘式转向机构,其转盘支架的旋转轴线与地面的交点重合,通过操纵方向盘、与方向盘连接的转向柱、万向节转动主动链轮,再通过链条传动,带动水平布置的从动链轮,使与从动链轮垂直相连的转盘支架、转向轮转动,从而实现转向功能。
当车辆运行过程中,操作者需根据路面平度状况,及弯度变化、车速变化等因素,通过操纵方向盘不断调整转向轮的角度,以维持车辆的正常直线行驶方向。车辆直线行驶时车轮易摆动而造成方向盘抖动,驾驶舒适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在直线、转向行驶过程中,使转向轮能够自动回正,直线行驶时能保障车轮归中,由此以有效保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避免“蛇行”、直线行驶偏移现象产生。即便是行驶时受到路况凹凸不平的影响,产生轻微偏转时,当外力消失后,能立即自动回到直线行驶的路线上的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具有自动回正功能的转向机构,包括与转向柱连接的主动链轮、与转向机构连接的从动链轮、与车体铰接的转盘支架,从动链轮固定连接于转盘支架,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传动,带动转盘支架绕其旋转轴转动,带动安装于转盘支架的转向轮转向,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体连接成转向机构旋转轴与地面水平面形成后倾角α,后倾角α设置成使转向机构旋转轴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之前。
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体连接成转向机构旋转轴与地面水平面形成后倾角α为93°-105°。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安装转向机构的安装面设置与水平面相交,转向机构与车体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后倾角。
本发明的优点是转向机构总成、从动链轮等布置为旋转轴心线与水平面有93°-105°的 “α”一定角度,纵向后倾,即转向机构旋转轴后倾。其旋转轴轴心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车轮和地面的交点之前,其间距称为后倾拖距;当车辆偏离直线行驶位置或转向时,回正力矩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若车轮的旋转轴偏距很小或等于零,当车轮偏离时,由于有后倾角,则车轮上平行于行驶方向的路面阻力也能使车轮回正。特别是对于采用实心轮胎的车辆,变形量小,不能像充气低压胎本身即有气胎拖距。设置旋转轴后倾,使车辆运行时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功能,充分提高车辆的行驶平稳性,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蛇行、直线行驶偏移现象产生,极大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平稳性,操作的舒适性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倾角与前进方向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形成的后倾角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与转向柱106连接的主动链轮107、与转向机构连接的从动链轮105、与车体102铰接的转盘支架104,从动链轮105固定连接于转盘支架104,主动链轮107通过链条108连接传动,带动转盘支架104绕其旋转轴转动,带动安装于转盘支架104的转向轮103转向,转向机构总成101安装在车体102上,转向轮103、转盘支架104与从动链轮105组装形成一个整体后,形成转向机构总成101,从动链轮105与安装在转向柱106上的主动链轮107通过链条108连接传动。
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体102连接成转向机构旋转轴与地面水平面形成后倾角α,后倾角α设置成使转向机构旋转轴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车轮和地面接触之前。
所述转向机构与所述车体102连接成转向机构旋转轴与地面水平面形成后倾角α如图3所示,后倾角α设置成使旋转轴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位于车轮和地面接触点之前。后倾角α为93°-105°。
本实施例后倾角的结构为:所述车体102安装转向机构的安装面设置与水平面相交,转向机构与车体10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的后倾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上海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46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漂浮建筑构造及建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铁路车辆转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