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伺服热铆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32125.2 | 申请日: | 2014-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7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樊新平;吴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浩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5/60 | 分类号: | B29C65/6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热铆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铆设备,特别是一种伺服热铆机,属于热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铆机是机械加工领域的一种常见设备,主要适用于家用电器、车灯、汽车溶器等塑件焊接,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常见热铆机主要为框架形式,由顶模和底模两大块板组成,其中顶模主要由加热板、热铆杆组成。在工作时,工件放置在底模上,热铆杆随顶模下行,同时由加热板加热热铆头,继而加热铆柱,使其熔融,待热铆杆到达热铆工位,完成热压动作后,顶模继续压紧,待铆柱固化形成铆头,固定工件,之后顶模上行,取出工件即为成品。
然而,现有热铆机通常有如下缺陷,例如:
其一,热铆杆在下行过程中,系借助弹簧对其位置和下行速度进行调控,但因弹簧本身结构、性能的限制,使得热铆杆无法充分下行,进而导致热铆杆无法充分下行,无法实现铆柱的充分固化。
其二,热铆杆在工作过程中持续处于最高温度范围内,不仅容易导致热铆材料无谓损耗,且会污染环境,尤为重要的时,还不利于节能。
其三,顶模系利用分布在工作台上四根立柱作为升降导轨,稍有疏忽,则顶模的四角处极易发生倾斜,继而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伺服热铆机,其具有节能环保,运行性能稳定,工件良品率高等特点,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伺服热铆机,包括机台、顶模和底模,所述底模设于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顶模经对称设置的两道以上第一导轨与机台连接,并至少可在第一顶模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一导轨进行升降运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
用以对放置在底模上的工件进行预压紧的预压机构,所述预压机构经所述竖直导轨与机台连接,并可在预压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沿所述导轨进行升降运动,
并且,至少所述顶模中的加热元件、第一顶模驱动机构和预压驱动机构均与一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预压机构包括设于顶模和底模之间的预压板。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机台上还分布有对称设置的两条以上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上分布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齿道结构,至少所述顶模的两侧部分别经齿轮机构与所述齿道结构配合,并且所述顶模至少还可在第二顶模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二导轨进行升降运动,所述第二顶模驱动机构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顶模驱动机构包括上下驱动辅助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预压驱动机构包括预压升降驱动气缸。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机台上还设有用以将顶模锁止在设定高度的第一安全机构与用以将预压机构锁止在设定高度的第二安全机构,所述第一安全机构包括顶模安全气缸,所述第二安全机构包括预压安全气缸,并且所述顶模安全气缸和预压安全气缸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底模上还安装有用以检测底模上是否存在工件的工件检测元件,所述工件检测元件与控制单元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模还包括用以冷却热铆头的吹气机构及与所述吹气机构配合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单元连接。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机台上还设有至少用以监测操作人员位置和/或动作的第三安全机构,所述第三安全机构包括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与控制单元连接。
藉由前述设计,使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节能环保,运行性能安全、稳定,工件良品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热铆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快速换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良设计的伺服热铆机。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该伺服热铆机包括机台、顶模、底模和预压机构,所述底模设于机台的工作台面上,所述顶模经对称设置的两道以上第一导轨与机台连接,并至少可在第一顶模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沿所述第一导轨进行升降运动,其中,预压机构系用以对放置在底模上的工件进行预压紧,所述预压机构经所述竖直导轨与机台连接,并可在预压驱动机构的驱使下沿所述导轨进行升降运动,
并且,至少所述顶模中的加热元件、第一顶模驱动机构和预压驱动机构均与一控制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浩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浩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21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数控铣床的生物3D打印试验平台
- 下一篇:全自动上料控制线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