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1230.4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1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邓飞黄;丁菲;贾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1/4152;A61P9/10;A61P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依达拉奉 注射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稳定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依达拉奉(Edaravone)是吡唑啉酮衍生物中的一种,其化学名为3-甲基-1-苯基-2-吡唑林-5-酮,分子式C10H10N2O,化学结构式如下:
依达拉奉是日本三菱东京制药公司首先开发,2001年4月4日在日本国被医疗劳动福利部批准临床使用,商品名该药在日本上市剂型为水针剂,规格为30mg/20ml,辅料为亚硫酸氢钠和盐酸半胱氨酸,通常使用剂量为每次30mg,每日2次,溶于生理盐水或其他稀释液中静脉滴注,一般连续使用不超过14天,用于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的各种精神神经症状及各种机能障碍。
由于依达拉奉注射液在制备过程中容易氧化并且容易生产二聚体杂质,影响药效活性并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给生产及临床使用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依达拉奉注射液制剂中二聚体杂质的含量、防止氧化,本发明提供一种依达拉奉注射液,该注射液具有优良的临床安全性。
本发明同时提供上述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溶液中加入抗氧剂和助溶剂并且配制溶液及灌封过程均在氮气保护下操作,以氢氧化钠调节pH值,确保制剂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其特征在于该注射液由活性成分依达拉奉、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助溶剂盐酸半胱氨酸、注射用水和用于调节pH值的氢氧化钠组成。
所述亚硫酸氢钠含量为0.5~20.0mg/ml,优选为0.5~12.0mg/ml。
所述盐酸半胱氨酸含量为0.5~50.0mg/ml,优选为0.5~40.0mg/ml。
本发明涉及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其中pH调节剂调节溶液的pH值为3.0~5.0,优选pH值为4.0~5.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将润湿的依达拉奉、预溶的盐酸半胱氨酸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搅拌至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脱碳,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3.0~5.0,超滤,定容,灌装,流通蒸汽121℃灭菌15min,检漏,得成品。
上述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其中药液的配置和灌装过程均在充氮保护下完成。
上述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方法,药液配置至灌装结束在6h内完成,优选在4h内完成。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依达拉奉注射液,在保证依达拉奉稳定性的前提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良的临床安全性。
由于依达拉奉极易氧化且易形成不溶物依达拉奉二聚体,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几率。本发明的依达拉奉注射液,成份中加入了抗氧剂和助溶剂,同时药液配置至灌装结束在6h内完成,严格控制时间,同时配置和灌装过程均在充氮保护条件下进行,可减少二聚体杂质的产生,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依达拉奉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简单,辅料均为常见辅料,适于工业化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制备工艺中,调节pH值后采用超滤,可以有效隔离微生物,提高灭菌效率,缩短灭菌时间,保证依达拉奉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制备工艺中,灭菌采用流通蒸汽121℃灭菌15min,该灭菌条件可以有效杀灭微生物,同时灭菌时间较短,也可以保证依达拉奉的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依达拉奉注射液,可用于改善脑梗塞急性期的各种精神神经症状及各种机能障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采用一些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配方(规格:5ml:10mg)
将处方量的润湿的依达拉奉、预溶的盐酸半胱氨酸和亚硫酸氢钠混合搅拌至溶解,加入活性炭,过滤脱碳,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5.0,超滤,定容,灌装,流通蒸汽121℃灭菌15min,检漏,得成品。其中,药液配置至灌装结束在6h内完成,同时配置和灌装过程均在充氮保护条件下进行。
实施例2:
配方(规格:5ml:10m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