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0538.7 | 申请日: | 2014-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兴;潘永胜;李宁;王国华;王缈;赵战利;周焕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星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6/28;A61K31/047;A61K47/44;A23L1/29;A23P1/04;A61P27/02;A61P27/12;A61P39/06;A61P35/00;A61P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600 山东省乐***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黄素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活性物质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叶黄素酯化学名称叶黄素棕榈酸酯,是一类广泛存在于万寿菊、甘蓝、玉米等植物体内的一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酯,其中在万寿菊中含量最为丰富。叶黄素酯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癌、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视觉保护方面作为一种较强的功效因子,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保护视网膜及老年黄斑变性等疾病。
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对叶黄素酯进行皂化反应可得到叶黄素,由于叶黄素的高度不饱和结构使其极容易受到理化因素的影响,失去生物活性及显色能力,而叶黄素酯稳定性强于叶黄素,只有高温、强酸、氧等因素对其破坏性较大。近年医学专家通过科学的实验过程最终发现,不经皂化处理的叶黄素酯不但可以在人体内自然水解成游离叶黄素,并且比叶黄素的生物利用度高出61.6%。2008年5月26(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2号)文件:国家卫生部确立批准“叶黄素酯”为新资源食品功效原料,所以叶黄素酯替代叶黄素作为新型添加剂在食品、保健品和药品上的应用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目前市面上的叶黄素酯产品主要以软胶囊为主,它是将叶黄素酯制备成油悬液并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一种胶囊颗粒,软质囊材多是由明胶、甘油或其他适宜的药用辅料单独或混合制成,而自从毒明胶事件发生后,软胶囊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受到了严格限制;同时叶黄素酯软胶囊的生产成本较高,其生产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安全性低、生产成本高和生产操作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叶黄素酯微胶囊,主要由芯材叶黄素酯粉末,用于溶解芯材的植物油、壁材、抗氧化剂和乳化剂组成,其中各组分按照质量份的组成比例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叶黄素酯粉末来源于菊科植物万寿菊,纯度为55%~93%。
上述壁材为糖类、植物胶和微生物多糖组成,糖类主要包括各种变性淀粉、环糊精、低聚麦芽糖或麦芽糊精,植物胶主要包括瓜尔胶、香豆胶或阿拉伯胶,微生物多糖包括黄原胶或威兰胶。
上述植物油为大豆油、玉米胚芽油和花生油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以玉米胚芽油为最优。
乳化剂是司盘、丙二醇脂肪酸酯、吐温、卵磷脂中的任意三种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抗氧化剂为维生素C、抗坏血酸钠或维生素E。
本发明叶黄素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油相溶液和水相溶液,然后将二者混合乳化,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植物油对芯材叶黄素酯粉末进行溶解,制成叶黄素酯油相,采用糖类、植物胶、微生物多糖作为壁材配制成水相,混合两相;
(2)添加乳化剂和抗氧化剂进行乳化,经高压均质机均质,制备成亚纳米级叶黄素酯乳液;
(3)对均质后的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
上述步骤(1)中,芯材溶解温度为40℃~80℃,壁材的溶解温度为50℃~70℃。
上述步骤(2)中得到的叶黄素酯乳液通过均质机,均质压力为20~50MPa,均质后乳液的平均粒径为0.05~2μm。
上述步骤(3)中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40℃~200℃,进料速度为10~50mL/min。
本发明在制备叶黄素酯微胶囊的整个过程中未使用有机溶剂,微胶囊壁材主要是糖类物质,其来源更广、安全性更高,所得的叶黄素酯微胶囊适合于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另外,本发明所制备的叶黄素酯微胶囊在室温下能够长期、稳定的保存,对于叶黄素酯的储存、运输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叶黄素酯粉末(含量为57%)100g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玉米胚芽油,置于50℃水浴锅中搅拌加热30min,使叶黄素酯粉末完全溶解,得叶黄素酯油相。称取变性淀粉500g,麦芽糊精20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制得壁材溶液。将混合芯材加入壁材溶液中,同时加入2g乳化剂(司盘∶吐温=1∶1)和5g维生素C,60℃混溶30min,形成初乳,再将初乳在30Mpa压力下高压均质3次,形成稳定乳液。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粒,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进料速度10mL/min,得到叶黄素酯微胶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星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星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5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近红外荧光团检测被分析物
- 下一篇:RORγT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