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529.6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旗;刘星雨;刘檬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升旗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前后 玻璃 瞬间 脱离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汽车的前挡或后挡玻璃的安装结构,特别是在发生危险情况下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工业越来越发达,市场拥有量也越来越多,2013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超日追美。在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与享受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威胁着我们宝贵的生命。所以汽车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单无论是高档轿车还是低端轿车,以及高集中人员运输的中巴车和大巴车,紧急情况逃生出口安全措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小轿车因缺氧、二氧化碳中毒、涉水路段车门窗打不开等死亡事故时有发生。中巴车和大巴车这两年更是因火灾紧急逃生出口打不开而发生几十人的重大伤亡事故。一件件伤亡事故促使我们要早日打开一个安全的逃生出口,不再让类似的事故发生。
现用的逃生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使用安全锤逃生,根据以往逃生经验,安全锤有几点缺点,a.容易丢失,真正需用时找不到。b.场面混乱中持锤人很难发挥使力。c.现在汽车玻璃越做越结实,安全锤很难击穿。(2)使用现在出现的贴在玻璃上有个尖锐头的破玻器,破玻器的缺点是,a.打开的逃生面积小,人员疏散慢。b.破开的玻璃洞口边缘尖锐,切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尖锐边缘无法清除,容易给混乱中逃生的人造成伤害。C.由于只能靠近手动敲击,有人员疏散经验的乘务员和驾驶员无法第一时间打开逃生口,要靠惊慌失措的乘客去完成,必定要在混乱中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种在汽车紧急情况时,能够轻松快速打开车辆前后挡风玻璃的新型的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盘圈、手动阀或电动阀、空气储能器和第一压力计,其中吸盘圈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的吸合面吸合在挡风玻璃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手动或电动阀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手动或电动阀与空气储能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空气储能器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可使空气储能器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的吸合面中从而实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释放。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巧妙地利用真空吸附原理,把挡风玻璃通过吸盘圈设置在汽车上,然后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空气储能器中的压缩空气释放到吸盘圈的吸合面上,使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迅速脱离,玻璃在脱离过程中无爆破飞溅,整块玻璃脱离后逃生口顺畅打开,没有残留尖锐边缘,混乱中不会造成二次伤害。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吸盘圈包括有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所述第一吸盘圈设置在第二吸盘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之间设置有间隙,或者是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连体设置,其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的吸合面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变形凹腔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手动或电动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一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二吸盘圈通过气管导通。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两个独立的吸合盘吸住挡风玻璃,这样如有其中一个吸合盘意外失效,另一个吸合盘还能保证挡风玻璃吸附牢靠,不会发生突然玻璃脱离意外事故,为多重安全设计。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是: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与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真空室与吸盘圈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设置电磁阀,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另一个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分别与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真空室与第一吸盘圈和真空室与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第一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真空泵系统对吸盘圈的吸合面进行抽气体使两者吸合挡风玻璃,另外可以通过第二压力计的读数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抽气,这样可以随时检查吸合力和抽气,大大增加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最后设置是:所述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三电磁阀的作用是控制真空泵的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升旗,未经刘升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