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前后挡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529.6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7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旗;刘星雨;刘檬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升旗 |
主分类号: | B60J1/00 | 分类号: | B60J1/00;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傅敏华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前后 玻璃 瞬间 脱离 安装 结构 | ||
1.一种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吸盘圈、手动阀或电动阀、空气储能器和第一压力计,其中吸盘圈固定设置在车辆上,吸盘圈的吸合面吸合在挡风玻璃的周边从而实现挡风玻璃固定在车辆上,所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手动或电动阀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手动或电动阀与空气储能器之间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设置在空气储能器上,操作手动或电动阀可使空气储能器中的气体冲入吸盘圈的吸合面中从而实现吸盘圈的吸合面与挡风玻璃之间的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圈包括有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所述第一吸盘圈设置在第二吸盘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手动或电动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一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二吸盘圈通过气管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圈包括有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所述第一吸盘圈设置在第二吸盘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连体设置,其第一吸合盘和第二吸合盘的吸合面之间设置有变形凹腔,变形凹腔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手动或电动阀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手动或电动阀和第二手动或电动阀,其中第一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一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气管导通,第二手动或电动阀与第二吸盘圈通过气管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与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电磁阀设置在真空室与吸盘圈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真空泵系统,所述真空泵系统包括有真空泵、真空室、第二压力计和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其中真空泵与真空室通过气管连接,真空室分别与第一吸盘圈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真空室与第一吸盘圈和真空室与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之间的气管上,第二压力计设置在真空室上,第一和第二吸盘圈的吸合面通过真空泵系统的工作实现与挡风玻璃的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前后挡风玻璃可瞬间脱离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与真空室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升旗,未经刘升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