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气阀式排气制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9267.3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全;马宁;刘烨;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2D9/06 | 分类号: | F02D9/06;F02D9/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阀 排气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气阀式排气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车用发动机常用的排气制动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排气管排气制动,采用排气管路中加装排气蝶阀的结构形式,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缺点是制动力有限,对发动机可能有损害,尤其对排气门会造成反向冲击力。
另一种是发动机排气阀排气制动,通过对排气门增加辅助开启工作方式,在收到制动信号后使排气门少量开起,造成关闭不严,形成排气门节气效应而消耗能量,此方法优点是制动力均匀柔和、制动功率大、对发动机无损害;但结构较复杂,需在缸盖上加装开启排气门辅助机构,难以实现,制造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发动机中制动系统结构不合理,制动力有限等对发动机有损害的问题,而提出了一种一种放气阀式排气制动系统。该系统制动力均匀,效果与发动机排气阀制动性能相同,对发动机无损伤,结构紧凑,易实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放气阀式排气制动系统,包括控制组件1、制动组件2和气缸盖3,控制组件1包括ECU电子控制器4和用于控制制动阀节气门动作的驱动阀5,制动组件2包括节气门6、放气阀套7、空心球型接头8、放气阀复位弹簧9、调整帽10、制动阀端盖11、密封垫12和用于驱动放气阀的控制装置13,其中节气门6设置在放气阀套7内,放气阀复位弹簧9和调整帽10套装在节气门6上,放气阀复位弹簧9和调整帽10装设在制动阀端盖11内,空心球型接头8套装在制动阀端盖11与放气阀套7之间,并由密封垫12密封;ECU电子控制器4与驱动阀5连接,驱动阀5与制动组件2上的控制装置13连接,制动组件2上的放气阀套7与气缸盖3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阀5为液压或气压驱动阀,控制装置13由螺钉14、缸盖15、空心螺栓16、活塞17、复位弹簧18和缸套19,其中螺钉14与缸套19连接,缸盖15与螺钉14连接,空心螺栓16与缸盖15连接,空心球型接头8与空心螺栓16连接,活塞17装设在螺钉14内,其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8,缸套19与制动阀端盖11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阀5为电磁驱动阀,控制装置13为电磁推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放气阀实现压缩过程放气,由节气门节流效应产生拖动功率,从而对车辆形成反向拖动而产生制动效能;
2.本发明制动力均匀,效果与发动机排气阀制动性能相同,对发动机无损伤,结构紧凑,易实现。
3.本发明使用电磁推杆阀驱动的放气阀制动装置,以电磁推杆阀替代液压/气动缸,由电磁力直接驱动放气阀,结构组成更简单,实现控制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制动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制动组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放气阀式排气制动系统,包括控制组件1、制动组件2和气缸盖3,控制组件1包括ECU电子控制器4和液压驱动阀,制动组件2包括节气门6、放气阀套7、空心球型接头8、放气阀复位弹簧9、调整帽10、制动阀端盖11、密封垫12、螺钉14、缸盖15、空心螺栓16、活塞17、复位弹簧18和缸套19,其中节气门6设置在放气阀套7内,放气阀复位弹簧9和调整帽10套装在节气门6上,放气阀复位弹簧9和调整帽10装设在制动阀端盖11内,空心球型接头8套装在制动阀端盖11与放气阀套7之间,并由密封垫12密封,螺钉14与缸套19连接,缸盖15与螺钉14连接,空心螺栓16与缸盖15连接,空心球型接头8与空心螺栓16连接,活塞17装设在螺钉14内,其上套装有复位弹簧18,缸套19与制动阀端盖11连接;ECU电子控制器4与驱动阀5连接,驱动阀5与制动组件2上的控制装置13连接,制动组件2上的放气阀套7与气缸盖3连接。
当车辆行驶在下坡道路时,通过制动机构触发或开启排气制动系统按钮开关,由ECU电子控制器4对发动机发实施油量控制和排气制动控制,ECU电子控制器4及液压驱动阀按照发动机气缸工作循环次序,对液压驱动阀输入信号,由液压驱动阀通过油缸,推动活塞17克服复位弹簧9、燃烧室内的高压气体的压力,将制动阀节气门6打开,制动节气门6处于开启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