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的制造方法及其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7454.8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薛海韵;张文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81B7/00 | 分类号: | B81B7/00;B81C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速 宽带 互连 硅通孔 器件 制造 方法 及其 | ||
1.一种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已经完成光子器件单片集成的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正面和背面,其上设置有光子器件,所述光子器件具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与电极相连接;
自所述背面刻蚀形成绝缘环至所述正面的电极底端边缘处;
在所述绝缘环内部以及所述背面填充绝缘材料,使得绝缘环内部及背面形成绝缘层;
自背面的绝缘层光刻刻蚀掉所述绝缘环形成的内圆部分形成TSV深孔直至所述正面的电极底端边缘处;
在绝缘层上以及TSV深孔内依次沉积阻挡层和种子层,并在TSV深孔中填充导电金属;
在背面形成与所述TSV深孔内的导电金属相电性连接的第一RDL和第一凸点,以及第二RDL和第二凸点、第三RDL和第三凸点;
将所述第一凸点、第二凸点分别与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提供一已经完成光子器件单片集成的半导体衬底后,自所述背面刻蚀形成绝缘环至所述正面的电极底端边缘处前,还包括,
在所述正面临时键合晶圆载板并进行背面减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背面形成与所述TSV深孔内的导电金属相电性连接的第一RDL和第一凸点,以及第二RDL和第二凸点后,将所述第一凸点、第二凸点分别与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相连接前,还包括,
解除临时键合,去掉所述晶圆载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凸点、第二凸点分别与第一电子器件、第二电子器件相连接后,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凸点与基板相连接,完成到基板的装配。
5.一种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现了光子器件单片集成的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半导体衬底上设置有光子器件,所述光子器件具有接触区,所述接触区与电极相连接;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填充于绝缘环内以及所述半导体衬底的背面;
TSV深孔,所述TSV深孔由TSV深孔内壁向TSV深孔中心依次设置有阻挡层、种子层以及导电金属,其一端与所述背面的第一RDL和第一凸点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正面的电极底端边缘相连接;
第一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一凸点形成电性连接;
第二电子器件与所述第二凸点形成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衬底为绝缘体上硅晶片,所述绝缘体上硅晶片包括顶部硅层,硅衬底,以及设置于所述顶部硅层和所述硅衬底之间的氧化物绝缘层,所述绝缘体上硅晶片具有第一主面和第二主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还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三凸点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高速宽带光互连的硅通孔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环先于所述TSV深孔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4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