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偿系统及高次非球面检测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7444.4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5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解滨;张聪跃;于玲玲;唐烨;肖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G02B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唐灵,常亮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系统 高次非 球面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非球面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高精度的高次非球面检测用的补偿系统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非球面能够在光学设计中赋予单个表面更多特性,能够实现系统简化,成像质量提高等优点,但方程形式比较复杂,参数较多:
其中,c=1/r,r即为曲率半径,代表非球面顶点区域的曲率半径,k是二次项系数,说明了非球面的类型,如抛物面,双曲面或者椭球面,若A1,A2,A3…≠0,则称为高次非球面。
高次非球面要比制造普通的球面镜困难的多,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高次非球面的检测要比球面难得多。现有的用于非球面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干涉检测和轮廓测量两类。干涉检测的优点是测量速度快,能够迅速进行整个表面的测量,同时直观的干涉条纹还有利于对表面误差状况进行直接判断。干涉仪并不能直接对非平面以外的表面进行直接检测,需要设计专门的补偿系统,产生与被检表面形状一致的波面,但高次非球面引入,使得整个检测过程变得比常规二次非球面更加复杂。
常见的非球面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其包括干涉仪1,设置在干涉仪前的标准平面分光镜2,以及设置在该标准平面分光镜2与被测非球面4之间的补偿系统3。其测量方案是将干涉仪1发出的光在标准平面分光镜1处分成两束光路,其中标准光反射回干涉仪1,测量光经过补偿系统3形成与被测非球面4基本一致的波面。
请参见图2,图2是现有的多镜片补偿系统。该补偿系统示意了包含4块非球面镜时的示例。然而在补偿系统3的设计阶段,要综合考虑各种实际加工误差进行公差分配,包括:面形精度、偏心、中心厚度、曲率半径以及折射率均匀性等,利用不同的概率统计方法进行评估,如蒙特卡罗方法或者最大似然概率。利用该方法设计大偏离量、大相对孔径的高次非球面补偿系统时,所需的非球面片数可达到6片。误差来源大大增加,对上述任意误差稍有放松,即会超出测试精度要求,因此还要特殊的手段和方法实现高精度检测。
在通常的高精度补偿器的误差评估中,高精度球面补偿透镜公差一般按照加工误差进行规定,如将中心厚度按±0.01mm,偏心0.01mm,面形精度PV0.1λ分配,这些指标已经比较严格,对于1-2镜片构成的补偿器而言,检测精度还可以满足大多数精度要求。
然而当补偿器镜片数目增加到6片,系统的误差来源极为复杂,经过初步估计,按照上述常规方法进行高次非球面补偿检测,即使每片镜片的工艺精度全部达到极为苛刻的技术要求,整个补偿系统检测精度峰谷值将超过1λ(λ=632.8nm)。显然该精度在对高次非球面进行检测时,是达不到要求的。
因此,对于现行的多镜片补偿系统,急需在精度方面有所提高,以满足高次非球面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高次非球面检测领域的补偿系统,以及使用该补偿系统的高次非球面检测方法。该补偿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多镜片补偿系统精度不高的问题,将高次非球面的检测精度提高到λ/5(λ=633nm)以内的等级,大大改善了高次非球面镜的制作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苏州大学;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巴条的器件性能测量装置
- 下一篇:涡轮增压器整体动平衡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