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尖科三种线虫多重PCR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26824.6 申请日: 2014-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3993067A 公开(公告)日: 2014-08-20
发明(设计)人: 李孝军;周圆;陈璐敏;王素华;杜爱芳;洪青林;唐行忠 申请(专利权)人: 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代理人: 尉伟敏
地址: 3160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异尖科三种 线虫 多重 pcr 检测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和动物检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异尖科三种线虫多重PCR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异尖线虫病的病原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一、二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名录》中所分类的可引起人异尖线虫病的主要有6类线虫,即简单异尖线虫、典型异尖线虫、抹香鲸异尖、伪地新线虫、对盲囊线虫和宫脂线虫。在线虫的分类鉴定方法中,形态学鉴定是对异尖线虫进行分类鉴定的传统方法。但是由于鱼体内存在不同发育期的幼虫,其形态、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目前各属异尖线虫的鉴定存在很大的混乱,依据形态学鉴定,很难将异尖科的线虫和其他种类的线虫进行区分,因此该检测方法并非检测异尖线虫的理想方法,只有通过应用更快捷和特异的方法对异尖线虫的种属进行鉴定。

多重PCR是指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两对或者两对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的PCR反应,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疾病等的诊断,被公认为是一种方便、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相关研究表明,异尖科线虫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1、5.8S、ITS-2)序列在线虫进化的过程中显示出种的特异性,在分类鉴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东海海域鱼类感染的异尖科线虫中,感染病原主要以异尖线虫、对盲囊线虫和宫脂线虫的幼虫为主,为了能够准确的鉴别异尖科线虫,该研究建立了异尖科三种线虫的多重PCR检测体系。根据对盲囊线虫、异尖线虫和宫脂线虫的核糖体DNA的内转录区设计特异性的引物,采用多重PCR的方法,对舟山地区被检鱼类的感染虫种进行鉴定,建立异尖科三种线虫的多重PCR检测方法,为鱼类感染异尖科线虫的检测、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异尖科三种线虫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对盲囊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宫脂线虫的检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同时检测对盲囊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宫脂线虫的引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尖科三种线虫多重PCR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不包括疾病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对盲囊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宫脂线虫的虫体DNA提取;

②引物设计与筛选:设计的引物序列为:

对盲囊线虫的特异性引物:

上游引物Contra F:5-GGATATGCGGGCGTGTTGAT-3(SEQ ID NO.1),

下游引物Contra R:5-CGTTCAAACCAGACAAGGAGC-3(SEQ ID NO.2),

异尖线虫的特异性引物:

上游引物Anisk F:5-CCGTCAGTTGCGATGAAAGAT-3(SEQ ID NO.3),

下游引物Anisk R:5-CCCTACGAAATGGCATACTTG-3(SEQ ID NO.4),

宫脂线虫的特异性引物:

上游引物Hystero F:5-GGGGCATAGGTGACATACTGG-3(SEQ ID NO.5),

下游引物Hystero R:5-ACCACCAGCAGCACATCACC-3(SEQ ID NO.6),

③对步骤②所设计的引物进行PCR反应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多重PCR模式;

④按照步骤③的最佳PCR反应条件进行单重PCR扩增特异性验证;

⑤按照步骤③的最佳PCR反应条件进行多重PCR扩增特异性验证;

⑥按照步骤③的最佳PCR反应条件进行PCR敏感性验证。

作为优选,步骤①中虫体DNA提取方法为:将鱼体中采集的线虫样本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用DNA试剂盒进行DNA的提取,将提取的线虫的DNA置-20℃保存备用。

作为优选,步骤③中,所述的PCR反应条件优化具体方法为:选择25μl的PCR反应体系,体系包含5U/μl的Taq聚合酶0.5μl、10×PCR Buffer2.5μl、10mM dNTP1.6μl、模板DNA2μl、工作浓度为20μM的引物0.4μl;退火温度根据引物Tm值范围进行51℃、52℃、53℃、54℃、55℃、56℃、57℃、58℃退火温度梯度试验,根据实际PCR反应结果,确定最佳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的调整:初次三种线虫采用相同的引物浓度,根据反应的结果,进行各引物浓度的调整,确定最佳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未经舟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6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