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食薄荷风味面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25588.6 申请日: 2014-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3734600A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发明(设计)人: 吴晓伟;李先保;桑宏庆;王现卫;胡象芳;褚海燕;李自军;吕鸣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A23L1/105 分类号: A23L1/105;A23L1/30
代理公司: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34113 代理人: 倪波
地址: 233100 安徽***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即食 薄荷 风味 及其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即食薄荷风味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薄荷别名“野薄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出产,是我国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经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薄荷风味即食面片产品开发的相关公开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薄荷风味面片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方便风味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即食薄荷风味面片,其特征在于,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

小麦粉500份,鲜薄荷叶50-80份,白糖60-80份,食盐1.5-2.5份,蜂蜜4-9份。

一种制作上述即食薄荷风味面片的方法,包括以下制作步骤:1.将配比重量的鲜薄荷叶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取汁待用;

2.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食盐、白糖加入到上述鲜薄荷汁中搅拌均匀调制成面团,面团放置15~25分钟进行醒面,然后压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过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块的叶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质量5%白糖和0.08~0.1%食盐的冰镇调味水,待用;

4.将制作好的叶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出,直接放入冰镇调味水中冷凉,凉透控水后浸渍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内80~100℃烤至淡黄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鲜薄荷叶经榨汁过滤后,汁液无杂质,口感更加纯正细腻,色泽更加嫩绿。

2.本发明中的蜂蜜,具有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等功能,可以起到养颜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3.本发明中面片采用沸水煮熟后用冰镇调味水激凉,防止面片相互粘连,也起到了补充调味的目的,同时增强了面片的劲道感,风味更加鲜明。

4.本发明中面片采用高真空烤箱脱水,与普通烘烤脱水相比,用时少、脱水后的面片相对酥松,口感香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小麦粉500份,鲜薄荷叶50份,白糖60份,食盐1.5份,蜂蜜4份。

1.将配比重量的鲜薄荷叶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取汁待用;

2.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食盐、白糖加入到上述鲜薄荷汁中搅拌均匀调制成面团,面团放置15~25分钟进行醒面,然后压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过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块的叶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质量5%白糖和0.08~0.1%食盐的冰镇调味水,待用;

4.将制作好的叶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出,直接放入冰镇调味水中冷凉,凉透控水后浸渍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内80~100℃烤至淡黄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最后采用真空充气包装。

实施例2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小麦粉500份,鲜薄荷叶70份,白糖70份,食盐2份,蜂蜜7份。

1.将配比重量的鲜薄荷叶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取汁待用;

2.将配比重量的小麦粉、食盐、白糖加入到上述鲜薄荷汁中搅拌均匀调制成面团,面团放置15~25分钟进行醒面,然后压制成0.5~1mm厚的面片,再通过模具或刀具加工成小块的叶形面片,待用;

3.配置含质量5%白糖和0.09%食盐的冰镇调味水,待用;

4.将制作好的叶形面片放入沸水中煮熟后捞出,直接放入冰镇调味水中冷凉,凉透控水后浸渍蜂蜜,放入高真空烤箱内80~100℃烤至淡黄色,制得口感香脆的薄荷面片,最后采用真空充气包装。

实施例3

制作面片所用原料的质量配比为:小麦粉500份,鲜薄荷叶80份,白糖80份,食盐2.5份,蜂蜜9份。

1.将配比重量的鲜薄荷叶与水按质量比1:4混合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取汁待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5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