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及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023916.9 | 申请日: | 2014-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汪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荣林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B01D47/06;C25B1/04;B01D53/32;B01D53/30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4 | 代理人: | 唐强熙 |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废气 脱硫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包括脱硫除硝装置主体(1)、水幕除尘装置和电解箱,脱硫除硝装置主体上设有排气口(2),排气口(2)上设有鼓风机(3),其特征是脱硫除硝装置主体包括通过隔板(4)分隔形成的进气腔和净化腔两个腔体,其中净化腔内设有若干个挡气板(5)及多孔板(6)的组合结构,以形成二级以上阶梯状净化通道;进气腔内设置一向下的螺旋形气管(7),螺旋形气管(7)内装有若干个塑料空心球(8),螺旋形气管(7)下端与进气腔相通,另一端经直进气管(9)与水幕除尘装置连通;直进气管(9)内设有一开口向内的喷嘴(10),喷嘴(10)通过连接管(11)接入电解箱的顶部;电解箱设置在净化腔外侧的下部,电解箱的底部与净化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孔板(6)水平设置,多孔板(6)上排列设有多个通孔(6.1);所述通孔(6.1)的直径为0.5-1.0mm,横向相邻的两通孔(6.1)之间的间隙为0.5-1.0mm,纵向相邻的两通孔(6.1)之间的间隙为6-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解箱的底部外侧与净化腔之间连接设置水泵(12)、散热管(13),散热管(13)接入净化腔的一端比其最低工作液位稍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在排气口(2)和直进气管(9)内靠近水幕除尘装置一侧分别设置一NO传感器(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脱硫除硝装置主体(1)、电解箱、散热管(13)内的过滤液由依次连通的水泵(12)、电解箱、喷嘴(10)、螺旋形气管(7)、进气腔、净化腔、散热管(13)形成循环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废气通过水幕除尘装置沉淀大部分颗粒,并将废气冷却导入直进气管(9)内;2)电解箱电解过滤液,制得的强氧化液内含大于5%硝酸钠,经连接管(11)进入直进气管(9)内;3)废气和内含大于5%硝酸钠的氧化液、气在螺旋形气管(7)内混合,然后进入盛有过滤液的净化腔内;4)出气口(2)排出废气,过滤液通过散热管(13)、水泵(12)回流到电解箱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和步骤2可同时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电解箱电解电流大小可依据NO传感器(31)数值手动控制,或由NO传感器(31)产生的电信号通过专用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电解箱电解过滤液时,同时制得氢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炉废气脱硫除硝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净化腔和电解箱内部采用含有3-6%氯化钠、5-10%硝酸钠的过滤液,其中净化腔的底部还设有放置总液量30-35%石灰石颗粒的储料盒(14);所述脱硫除硝装置主体(1)的侧壁靠近储料盒(14)设有清洁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荣林,未经汪荣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91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轨道检测用滚轮装置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行走台支撑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