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排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9607.4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东 |
主分类号: | C09J127/06 | 分类号: | C09J127/06;C09J131/04;C09J163/00;C09J109/02;C09J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6003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排钉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树脂的黏合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钉,是把规则排列的单个钉子用胶黏剂或其它方式粘结起来的一种新型木工用钉。排钉被放入特制的射钉枪中,以电或压缩空气为动力,通过冲击作用射入木板,塑料,或其它复合材料中。射钉枪由于其效率高,使钉受力均匀、一致,使用方便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建筑,装修,家具,包装、广告装饰、装潢,沙发,皮鞋,皮具等等方面,而作为其“子弹”的排钉,也就有了大量的需求。它将取代小铁钉、人工装修、装饰等各方面用钉。
排钉的一般生产过程如下:圆线材经压扁机,拉直,压扁,并集于一定数量的线轴上;经上胶机涂胶,烘干制成线带,将线带送入成型主机中进行切断,成型,打头,从而完成整个制作程序。排钉所用胶黏剂是排钉制作的关键原材料,影响着排钉产品的优劣。
排钉制造厂家国内有近500家,但是所需要的胶黏剂国内只有近十家。且现有胶黏剂存在以下问题:a、剥离强度较低或较高,剥离强度较低时,经涂胶后的排钉在切断工序切断时,或制造好的排钉在装箱、运输时,排钉易破裂;剥离强度较高时,排钉粘结牢固,在射钉枪中打不出去,难以满足高端制造企业的需求;b、干燥速度慢,降低了排钉的生产效率;c、储存稳定性差,储存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排钉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剥离强度适中,干燥速度快,储存稳定,易于制备的特点;经本胶黏剂涂胶后的排钉在切断工序切割时,或制造好的排钉在装箱、运输时,排钉不破裂;排钉在射钉枪中易打出,钉钉效率高,能满足高端制造企业的需求,且缩短了排钉的生产周期,提高了排钉的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排钉胶黏剂,其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平均分子量约为34000的羧基氯醋树脂8-16%,平均分子量约为27000的羧基氯醋树脂0-8%,丁腈橡胶3.5-5.5%,环氧树脂4.5-6.5%,甲基六氢苯酐2-4%,乙酰丙酮铝0.01-1%,醋酸甲酯0-40%,丙酮30-77%;经过预处理、混合、加热、搅拌制成的。
优选的,羧基氯醋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三元共聚树脂;环氧树脂为E44环氧树脂;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为30-41wt%,门尼粘度为50-70。
优选的,金属排钉胶黏剂,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平均分子量约为34000的羧基氯醋树脂8%,平均分子量约为27000的羧基氯醋树脂8%,丁腈橡胶4.5%,环氧树脂5.5%,甲基六氢苯酐3.3%,乙酰丙酮铝0.7%,醋酸甲酯35%,丙酮35%。
优选的,原料还包括0.01-1%的硬脂酸钾。
金属排钉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A、原料预处理:
(1)环氧树脂的预反应:环氧树脂与甲基六氢苯酐,乙酰丙酮铝在45-55度下,反应1小时,备用;
(2)丁腈橡胶的预加工:丁腈橡胶在炼胶机上塑炼,控制炼胶机温度不超过45度,塑炼3-5遍,每遍10分钟;
(3)溶剂的准备:醋酸甲酯与丙酮分别加入无水氯化钙进行脱水;
B、金属排钉胶黏剂的制备:
(1)把经过精确计量的醋酸甲酯、丙酮分别加入反应釜;
(2)加入上述预加工的丁腈橡胶,加热到40-50度,溶解2小时;
(3)加入平均分子量约为34000的羧基氯醋树脂和平均分子量约为27000的羧基氯醋树脂,40-50度搅拌2小时;
(4)加入上述预反应好的环氧树脂,50-55度搅拌30分钟。
优选的,羧基氯醋树脂为氯乙烯-醋酸乙烯-马来酸三元共聚树脂;环氧树脂为E44环氧树脂;丁腈橡胶的丙烯腈含量为30-41wt%,门尼粘度为50-70。
优选的,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平均分子量约为34000的羧基氯醋树脂8%,平均分子量约为27000的羧基氯醋树脂8%,丁腈橡胶4.5%,环氧树脂5.5%,甲基六氢苯酐3.3%,乙酰丙酮铝0.7%,醋酸甲酯35%,丙酮35%。
优选的,步骤B、(4)中加入上述预反应好的环氧树脂后,还加入0.01-1%的硬脂酸钾,50-55度搅拌30分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东,未经张志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9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