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入河径流污染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7044.5 | 申请日: | 2014-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斌;郭伟杰;成水平;贺锋;徐栋;周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径流 污染 复合 人工 湿地 处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入河径流污染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A、被截留的入河径流污水经过格栅和沉砂池进行预处理;
B、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通过主布水管分流至分布水管,经分布水管均匀布水进入下行流单元;
C、经过下行流单元处理后的污水通过下行流单元和上行流单元的隔墙底部的管孔进入上行流单元;
D、步骤C处理后的污水再经分收水管收入主收水管,通过上行流与推流型潜流单元墙体上部的管孔进入推流型潜流单元;
E、经过推流型潜流单元处理过的水由推流型潜流单元墙体上部的出水管直接排入受纳水体;
所述下行流单元、上行流单元及推流型潜流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各单元可依地形高差灵活建立,湿地进水可依据地形通过自重力流或动力泵提升来实现。
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包括进水格栅(1)、沉砂池(2)、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推流型潜流单元(16)、底部防渗层(17)、进水管(4)、出水管(15)通气管(13)、排空管(14)、排空管出水阀门(18)以及湿地填料(7)和湿地植物(9),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中填充湿地填料(7),湿地填料(7)中种植湿地植物(9),其特征在于:进水格栅(1)与沉砂池(2)串联,沉砂池(2)与下行流单元间设置提升泵(3),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依次串联,提升泵(3)连接进水管(4),进水管(4)穿过下行流单元(8)墙体连接主布水管,主布水管(5)连接分布水管(6),主布水管(5)和分布水管(6)均敷设于下行流单元(8)中湿地填料(7)的表面,或者部分,或者全部埋设于湿地填料(7)之中,或者利用管道支墩架空于湿地填料(7)之上,下行流单元(8)与上行流单元(10)通过隔墙下部管孔相连通,上行流单元(10)的湿地填料(7)表层铺设分收水管(11),分收水管(11)连接主收水管(12),主收水管(12)穿过上行流单元(10)和推流型潜流单元(16)隔墙上部的管孔进入推流型潜流单元(16),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以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内均设置排空管(14)和通气管(13),排空管(14)贯穿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以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底部铺设,通气管(13)与排空管(14)垂直相连,排空管出水阀门(18)位于推流型潜流单元(16)底部,出水管(15)位于推流型潜流单元墙体上部,在沉砂池(2)、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底部设置防渗层(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流单元(8)与上行流单元(10)的隔墙底部有管孔平行并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流单元(8)与上行流单元(10)各自的长宽比不大于2:1,推流型潜流单元(16)长宽比不小于2:1且不大于10:1,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的面积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行流单元(8)和上行流单元(10)的湿地填料(7)包括上层基质和下层基质,上层基质为钢渣、沸石、无烟煤、陶粒中的一种,下层基质为碎石或砾石中的一种;
所述的推流型潜流单元(16)湿地填料(7)基质为碎石或砾石中的一种;
所述的钢渣、沸石、无烟煤、陶粒粒径不大于15 mm,碎石或砾石粒径不小于20 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填料(7)的深度不小于40 cm且不大于100 cm,上层基质层与下层基质层深度比不小于1:1且不大于3:1,下行流单元(8)、上行流单元(10)及推流型潜流单元(16)中湿地填料的深度为下行流>上行流≥推流型潜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河径流污水的复合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生植物(9)为美人蕉、花叶芦竹、灯芯草、再力花、梭鱼草、石菖蒲和黄花鸢尾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70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锆质增韧干式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制备纳米胶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