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肝癌的药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16908.1 | 申请日: | 2014-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明;伍周玲;高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135 | 分类号: | A61K31/713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地址: | 311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癌 药物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癌药物化合物及制备该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肝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因此抗肝癌药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人们积极寻找抗肿瘤新药,一方面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新药,另一方面探索改进已有药物,增加新功能;由于新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改进已有药物成为研究热点。中药是我国的传统药物,改进中药药效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药物提升活性过程中,中药配位络合物的制备为主要方法之一。
黄芩苷(Baicalin, BC)是我国传统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CBG)的主要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降血糖、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活性,其对前列腺癌、宫颈癌、肺癌、恶性淋巴瘤、骨髓瘤、肝癌等肿瘤也有抑制作用。BC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或羰基等基团而与金属离子有较强的螯合作用,目前已有文献报道黄芩苷-金属配合物(Baicalin metal complexes, BM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抑菌活性等作用。经实验,以BC作为配体,选用Ni2+、Co2+、Cu2+三种金属离子与BC在碱性条件下络合形成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法、热重分析测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解析配合物的结构;并参照相关文献探索了BMC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影响,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观察BMC对Bcl-2及Bax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上述相关工作,至今未见文献报道,有关结果能为传统中药配合物的抗癌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一系列试验,检测BMC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合形态学观察其抗癌活性,还以肝癌细胞的DNA为靶点,观察BMC与DNA结合能力的强弱与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等,在上述试验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抗肝癌的药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抗肝癌的药物化合物为黄芩苷金属配合物即BMC,其分子结构通式为:
分子通式为:Na2M(C21H16O11)2·x H2O,其中M为金属离子,x为结晶水个数;
所述的黄芩苷金属配合物即BMC分别为黄芩苷-镍配合物即BC-Ni、黄芩苷-钴配合物即BC-Co或黄芩苷-铜配合物即BC-Cu;三者的分子组成分别为:Na2Ni(C21H16O11)2·10H2O、Na2Co(C21H16O11)2·8H2O、Na2Cu(C21H16O11)2·8H2O;黄芩苷即BC与金属离子Ni2+、Co2+、Cu2+配合的摩尔比均为2:1;BC-Ni、BC-Co和BC-Cu的纯度分别为97.4%、98.3%和95.6%;
三种黄芩苷金属配合物具有下列理化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溶剂绿5异构体的溶剂型染料
- 下一篇:一种吸收性卫生制品用馥香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