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性高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制法和电池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6620.4 | 申请日: | 2014-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向黔新;赵孝连;梅铭;曾国城;向春华;张晓;杨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性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正极 材料 制法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为通过在基础正极材料上包覆含有Fe(II)的化合物的两相结构包覆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Li(x)Ni(y)Co(z)Mn(1-y-z)O2或选自元素Al、Ti、Y、La或Zr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对Li(x)Ni(y)Co(z)Mn(1-y-z)O2的元素掺杂物,其中:1.0≤x≤1.1;0≤y≤1.0;0≤Z≤1.0;y+z≤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选自钴酸锂、锂钴镍锰氧、锂镍钴氧以及它们的元素掺杂物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含Fe(II)的化合物,选自磷酸亚铁,磷酸亚铁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草酸亚铁和/或二茂铁(Ⅱ)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优选为磷酸亚铁和或磷酸亚铁锂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基础正极材料平均粒径(D50)为5~20μm,优选8~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包覆材料平均粒径(D50)为0.1-5μm,优选1~2.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含Fe(II)的化合物在基础正极材料上的包覆量占正极材料总重量的1~20%,即,基础正极材料和含Fe(II)化合物重量比例为:(80%~99%):(1%~2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其中,当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锂镍钴锰氧时,其中,镍钴锰三元素摩尔比为4:3:3,3:3:3或5:2:3;当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钴酸锂时,平均粒径(D50)优选为13μm或15μm。
9.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对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材料还添加有导电剂,所述导电剂优选为导电碳和或碳纳米管。
10.一种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微乳化分散工艺,将含Fe(Ⅱ)的化合物包覆于基础正极材料上,进行溶剂脱附;在保护气氛(优选氮气或氩气)下,100~700℃条件烧结得到。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为,通过微乳化分散工艺,先将含Fe(II)的化合物包覆于基础正极材料上,然后通过溶剂脱附以及干燥工序,形成复合生成物;接着,在氮气或氩气保护气氛下,在100~500℃范围内,用2~10小时对该复合生成物材料进行烧结、冷却粉碎。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Li(x)Ni(y)Co(z)Mn(1-y-z)O2或选自元素Al、Ti、Y、La或Zr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对Li(x)Ni(y)Co(z)Mn(1-y-z)O2的元素掺杂物,其中:1.0≤x≤1.1;0≤y≤1.0;0≤Z≤1.0;y+z≤1.0;优选地,所述基础正极材料为选自钴酸锂、锂钴镍锰氧、锂镍钴氧以及它们的元素掺杂物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更优选地,所述基础正极材料围锂镍钴锰氧,其中所述镍钴锰三元素摩尔比为3:3:3或4:3:3或5:3:2;进一步更优选地,所述基础正极材料平均粒径(D50)为5~20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含Fe(II)的化合物,选自磷酸亚铁,磷酸亚铁锂,硫酸亚铁,氯化亚铁,草酸亚铁和/或二茂铁(Ⅱ)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优选为磷酸亚铁和或磷酸亚铁锂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基础正极材料和含Fe(II)化合物重量比例为:(80%~99%):(1%~20%);优选地,包覆材料平均粒径(D50)为0.1-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66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直立移动的旅行箱
- 下一篇:设置导航仪的登山拐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