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移膜及转移镀铝纸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015153.3 | 申请日: | 2014-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王俊博;郑良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龙湖昌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M5/42 | 分类号: | B41M5/42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林天普;丁德轩 |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移 镀铝 制作方法 | ||
1.一种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制作具有菲涅尔透镜纹路和镭射图文纹路的原模,再进行电铸,形成模压工作版;
(2)将模压工作版安装在模压辊上;在塑料薄膜的下表面上涂布一层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然后使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涂层与装有模压工作版的模压辊紧密接触,使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填满模压工作版上的沟槽,然后在紫外光照射下使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涂层固化;
(3)在导辊的牵引下,使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涂层与模压工作版分离,得到转移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固化压印涂料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聚丙烯酸树脂10-30份,聚氨酯树脂20-40份,稀释单体40-60份,光引发剂2-10份,助剂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单体是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甲酯、丙烯酸苯氧基乙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丙烯酸双环戊二烯酯、丙烯酰吗啉、异冰片基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所述光引发剂是苯偶姻、苯偶姻衍生物、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α-羟烷基苯酮、二苯甲酮、二苯甲酮衍生物、酰基膦氧化物、硫杂蒽酮、硫杂蒽酮衍生物、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和N,N-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所述助剂是消泡剂、流平剂和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消泡剂是二甲基聚硅氧烷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物,流平剂是聚硅氧烷-聚醚共聚物或硅油,偶联剂是硅烷偶联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按如下重量配比配备原料:丙烯酸酯单体90-140份,引发剂0.5-4份,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20-30份,改性松香树脂5-10份,阻聚剂A 0.1-1份,催化剂A 0.1-1份;所述90-140份丙烯酸酯单体中含有带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20-30份、带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单体20-30份;
(2-2)在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反应釜中加入15-30份回流溶剂并升温到110-130℃,再滴加丙烯酸酯单体和引发剂的混合物,反应3-5小时后,得到带羟基和环氧基的丙烯酸树脂;
(2-3)将上述反应釜中的带羟基和环氧基的丙烯酸树脂降温到80-90℃,然后滴加阻聚剂A、催化剂A、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以及改性松香树脂的混合物,反应1-2小时后,逐渐升温到100-110℃,使反应完全,然后除去回流溶剂,得到聚丙烯酸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中,带羟基的丙烯酸酯单体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和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带环氧基的丙烯酸酯单体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叔碳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其余的丙烯酸酯单体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冰片酯和甲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多种的组合;所述引发剂是偶氮二异丁腈、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或二叔戊基过氧化物;所述阻聚剂A是对甲氧基苯酚、对苯二酚或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所述催化剂A是三苯基磷、三乙胺、四乙基溴化铵、N,N-二甲基芳胺、三苯基锑或四甲基氯化铵;所述改性松香树脂是丙烯酸改性松香酯或氢化松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如下重量配比配备原料:多元醇30-50份,多异氰酸酯30-60份,催化剂B 0.05-1份,封端剂 10-30份,阻聚剂B 0.1-1份;
(2’)向装有温度计、搅拌器和冷凝器的反应釜中加入多元醇、多异氰酸酯和催化剂B,在50-60℃下反应1-2小时;然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封端剂和阻聚剂B,在60-70℃下反应至NCO基团含量小于0.5%,得到聚氨酯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龙湖昌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龙湖昌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51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煤田火区的监测方法和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