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包工作衬及其渣线部位的修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12278.0 | 申请日: | 2014-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武光君;武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吕利敏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包 工作 及其 部位 方法 | ||
1.一种钢包工作衬,包括渣线外环镁碳砖(1)、渣线内环镁碳砖(2)、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包沿浇注料(6)、单环包口砖(7),其特征在于,钢包包壳(10)内壁依次铺设永久衬隔热耐火板(11)、永久衬浇注料(12),在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内安装水口座砖(8)、透气座砖(9);在包底的永久衬浇注料(12)上部自下而上依次为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砌筑2~3层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后,渣线镁碳砖分为渣线外环镁碳砖(1)和渣线内环镁碳砖(2)两环砌筑,再在其上部自下而上依次砌筑1~2层单环包口砖(7)、浇注包沿浇注料(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工作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环包口砖(7),紧贴钢包包壳(10)内壁砌筑,即单环包口砖(7)与钢包包壳(10)之间无永久衬隔热耐火板(11)和永久衬浇注料(12),单环包口砖(7)与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共同对渣线外环镁碳砖(1)和渣线内环镁碳砖(2)形成上下“夹持”和左右“整合”作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工作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渣线外环镁碳砖(1)的长度a为50~80mm,渣线内环镁碳砖(2)的长度b为120~17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工作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的厚度c为180~200mm,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的厚度m为350~4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工作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环包口砖(7)选用铝镁碳砖,其MgO+Al2O3含量为72~76%,MgO含量为10~14%,C含量为7~8%,显气孔率为8~10%,体积密度为2.80~2.90g/cm3,常温耐压强度为40~55MPa,0.2MPa荷重软化温度为1600~1670℃。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钢包工作衬渣线部位的修砌方法,包括小修和中修两种修砌方法,步骤如下:
1)钢包工作衬小修及其渣线部位的修砌方法:
钢包新工作衬上线使用40~50炉次,当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侵蚀残厚为110~130mm时,实施钢包工作衬小修,小修方法是更换水口座砖(8)、透气座砖(9)、单环包口砖(7)、浇注包沿浇注料(6),对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和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的残衬表面采用刚玉-尖晶石质喷补料进行喷补维护,保留用后的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和用后的渣线内环镁碳砖(2),仅拆除用后的渣线外环镁碳砖(1),更换新的渣线外环镁碳砖(1);
2)钢包工作衬中修及其渣线部位的修砌方法:
按照1),钢包工作衬小修2~3次,当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的侵蚀残厚90~100mm时,实施钢包工作衬中修,中修方法是更换水口座砖(8)、透气座砖(9)、单环包口砖(7)、浇注包沿浇注料(6),对包壁工作衬浇注料(4)和包底工作衬浇注料(5)的残衬进行剥皮套浇,更换全部的渣线下部单环镁碳砖(3)、渣线内环镁碳砖(2)和渣线外环镁碳砖(1);3)按照上述1)~2)步骤,循环修砌7-9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122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复合低空预警探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TDOA的CSS精确定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