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黄秋葵籽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09352.3 | 申请日: | 2014-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9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加兴;周炎辉;吴越;陈选;涂媛;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奇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C11B1/04;C11B1/10;C11B3/00;C1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国***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含 脂溶性 维生素 秋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黄秋葵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黄秋葵(Abelmoschusesculentus(L.) Moench)属于锦葵科(Malvaceae)秋葵属(AbelmoschusMedic),英文名Okra,别名洋辣椒、羊角豆,国外被誉为“绿色人参”、“植物伟哥”,是锦葵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原产于非洲,广泛栽培于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和云南等地区。黄秋葵浑身是宝,嫩荚、花、叶子均可食用,营养丰富,具有温肾壮阳、抗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嫩荚老熟后,产籽丰富,籽的含油率较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且比例均衡,是一种潜在的优良油料。
我国是食用油的消费大国,全国13亿人口的食用油供给安全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油料作物产量并不能满足全国对食用油的需求,2007年,我国植物油的自给率仅为39%,进口油料已占我国植物油消费总量的61%,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料进口国。同时,我国油料作物的产量徘徊不前,2009年国内大宗油料作物中,除油菜籽增产7.4%外,大豆、花生和棉籽等其他油料作物均减产,由此可见我国食用油供给形势严峻。
食用油是人类摄取脂肪和VA、VD、VE、V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来源,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食用油的种类相对单一且结构不合理,而若以黄秋葵籽为油料,开发生产富含不饱脂和脂肪酸且比例均衡,同时脂溶性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植物油,将有利于缓解我国食用油的供给和提升我国居民食用油的健康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黄秋葵籽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黄秋葵籽油,其是以黄秋葵种子为原料,配以胡萝卜、西兰花、甘蓝菜、莴笋、山核桃等常见果蔬制备而成;其中,胡萝卜、西兰花富含维生素A,山核桃富含维生素E和维生素D,莴笋、甘蓝菜富含维生素K和维生素E;以上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黄秋葵种子100份;
胡萝卜2~8份;
西兰花2~6份;
甘蓝菜2~6份;
莴笋2~10份;
山核桃1~4份。
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本发明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黄秋葵种子100份;
胡萝卜3~6份;
西兰花3~5份;
甘蓝菜3~5份;
莴笋4~8份;
山核桃2~3份。
作为优选方案之二,本发明各原料按重量份计的配比如下:
黄秋葵种子100份;
胡萝卜5份;
西兰花4份;
甘蓝菜4份;
莴笋5份;
山核桃2.5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富含脂溶性维生素的黄秋葵籽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1) 称重备料:按上述重量配比分别称取黄秋葵种子、胡萝卜、西兰花、甘蓝菜、莴笋、山核桃,备用;
(2) 制备原油:将黄秋葵种子粉碎过40目筛,取筛下物,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提取得到黄秋葵籽原油,密封后至于阴凉干燥处备用;
(3) 干燥:将胡萝卜、西兰花、甘蓝菜、莴笋切成2~4cm的块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于40~60℃干燥至水份含量低于8%,得到各干物料,备用;
(4) 粉碎:将以上干物料与山核桃混合,之后粉碎至粒度为20~40目,得混合料;
(5) 提取富集:采用真空油炸的方法提取富集脂溶性维生素,即将混合料与黄秋葵籽原油一起加入至提取罐内,在真空度为0.09~0.15MPa,温度为50~65℃,搅拌速度为30~60r/min的条件下,油炸10~60min;
(6) 压滤:将提取富集后的油料混合物采用板框压滤机过滤,重复操作1~3次,收集滤液,备用;
(7) 脱色:将步骤(6)收集的滤液转移至脱色罐,加入黄秋葵籽原油质量1%~6%的白土或0.5~6%的活性炭,在温度为70~90℃,搅拌速度为30~60r/min的条件下,脱色30~60min;
(8) 再压滤:将上述脱色后的油料混合物采用板框压滤机过滤,重复操作3~5次,至滤液澄清透亮,收集滤液,即得本发明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奇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奇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93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类专业多功能综合实训平台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日语专业用卷轴式布艺辅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