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系统金属伪影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07036.2 | 申请日: | 2014-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54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勇;戴亚康;郑健;李铭;杨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沈祖锋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系统 金属 校正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T系统图像重建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CT系统金属伪影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CT成像技术发展迅速,其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射线利用率高和图像具有各向同性等优势,目前广泛应用于人体器官成像、疾病诊断、术后评估等方面。但是,CT成像过程中,若被扫描物体存在高衰减系数的物质(如人体内的金属器件、病人必须携带的活检剂和芯片中的金属等)会导致严重的金属伪影。金属伪影在CT图像中表现为条纹状亮纹、暗带或阴影。金属伪影严重破坏了CT图像的真实性,极大地限制了CT系统的检测精度和临床应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去除或最大程度地校正金属伪影。
目前,金属伪影校正常用三种方法:射束过滤、双能系统和算法校正。基于迭代重建的算法校正是目前最常用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但是,上述基于迭代重建的金属伪影校正算法需要基于某些先验信息,很多情况下,这些先验信息是未知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先验信息的CT系统金属伪影校正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CT系统金属伪影校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初始化参数,其中,所述参数包括物体的衰减系数、最大投影角度Θ、重建图像大小Nx×Ny×Nz、扫描物体大小为Lx×Ly×Lz、CT探测器数量D及单个探测单元的大小Ds;
创建所述CT系统的系统矩阵θ为投影角度,t是投影角度的序号,i是该投影角度下第i条X射线;
基于所述系统矩阵计算CT图像重建的过程中的物体衰减系数f;
优化所述物体衰减系数f。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初始化参数包括下述步骤:
根据投影角度,确定所述最大投影角度Θ和投影角度数量n;
根据所述探测器单元数量D及单个探测单元的大小Ds确定需要计算的X射线条数;
根据所述重建图像大小Nx×Ny×Nz和扫描物体大小为Lx×Ly×Lz,确定网格的大小和数量;
初始化重建前的物体衰减系数。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创建所述CT系统的矩阵包括下述步骤:
输入所述初始化参数;
确定投影角度θt;
将需要计算衰减系数的射线记作lti(1≤t≤n,1≤i≤D),其中,t是投影角度的序号,n是投影角度数量,j是该投影角度下第j条X射线,D是探测器单元数量;
计算X射线lti经过的网格以及所述lti与所述网格的交线长度,得到所述CT系统的系统矩阵
所述网格的网格序号保存在内存Mij中,所述交线长度保存在内存M'ij中,所述Mij和M'ij中的数据一一对应;
若t=n,完成所述CT系统的矩阵若t≠n,则在投影角度θt+1下重复执行上述步骤。
在一些较佳的实施例中,其中,基于所述系统矩阵计算CT图像重建的过程中的物体衰减系数f,包括下述步骤:
在当前投影角度θt时,读取探测器i探测到的X射线lti透射后的能量;
根据通过探测器探测到的能量计算X射线经过的网格的衰减系数;
在所述X射线lti经过的路径上,计算lti穿过所述网格gi,j后的能量,并根据所述能量计算gi,j的衰减系数,计算的公式为其中,Ej+1是射线穿过网格j+1透射后的能量,E0是射线的初始能量,fj’是物体网格gi,j的衰减系数,η是变换系数;
所述X射线lti穿过所述网格gi,j后,计算透射后X射线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07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