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起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81002.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45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斯特凡·库尔贝里;乔基姆·佩尔松;安德斯·汉森;霍坎·弗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斯华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3/02 | 分类号: | F02N3/02;F02N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李静,王侠 |
地址: | 瑞典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内燃 发动机 起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内燃机)的起动设备。特别地,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使滑轮转动而提供毂(hub)的转动的布置,其中,滑轮和毂通过弹簧而相互连接。
背景技术
内燃发动机方面通常设置有手动起动机构。例如,链锯包括用于起动内燃发动机的绳起动机构。绳起动器使用来自于操作者的拉力使滑轮转动,滑轮进而通过一个或多个部件而被耦接于发动机的曲轴。起动器可包括绳滑轮以及用于与内燃发动机的离合器机构耦接的毂。
这种类型的起动发动机的问题是:当绳被拉动时,操作者可经受来自于起动机构和发动机的不同程度的阻力。一些操作者还可能发现难以向绳滑轮施加足够的拉力来发动(crank)发动机。
因此,存在对至少部分地减轻上述问题的布置的需要。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起动机构,其将允许来自于起动机构的阻力的程度可被控制、并且促进起动。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通过如本发明中描述的布置而得以解决。
在随后的文本中,术语“锥形螺旋线(conical helix)”表示在锥形体的表面周围周向地延伸的螺旋形曲线。术语“锥角(cone angle)”被定义为在锥形体的中心轴线与外推线(extrapolated line)之间的角,所述外推线在通过中心轴线的平面中与沿螺旋曲线的两个相续的点相交。所述点围绕锥形体相隔开螺旋曲线的一圈。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起动设备。该起动设备包括毂,该毂被配置成当毂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驱动地接合内燃发动机。滑轮与通过弹簧(诸如扭转弹簧)而与毂相互连接,所述弹簧可与滑轮形成整体、或者被安装在单独的壳体或保持器上,所述单独的壳体或保持器安装在滑轮之上或之中。滑轮和毂被安装成能独立地在支撑起动设备的公共轴上转动。柔性构件(诸如绳或绳索)被附接于滑轮并且围绕滑轮卷绕。弹簧在第一端处耦接于毂、并且在第二端处耦接于滑轮。当柔性构件被拉动和解绕时,滑轮在第一方向上转动。弹簧被设置成在被激励(energized,蓄能)期间在毂上作用,以便在起动期间转动毂并驱动地接合内燃发动机。
毂的一端上的一个或多个接触表面或齿可被布置成与位于处在起动器设备与内燃发动机之间的中间机构上的一个或多个可释放锁定机构或爪配合。当毂在第一方向上转动时,至少一个齿被布置成与相应的爪配合,以驱动中间机构并发动状内燃发动机。当毂在第二方向上转动时或当内燃发动机正在运转时,爪脱离毂的所述一个或多个齿,其在内燃发动机的运转期间是静止的。这样类型的机构是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例如在WO2012/008980中),并且将不在本文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根据本发明,滑轮包括螺旋凹部,螺旋凹部被布置成接收柔性构件,其中,螺旋凹部的形状基本上形成为锥形螺旋线,其包含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端以及具有大于第一半径的第二半径的第二端。柔性构件在第二端处附接于滑轮,在该位置处,滑轮中的螺旋凹部具有其最大的半径。所述半径是从滑轮的中心轴线到凹部的底部测量的。根据本发明的包括螺旋凹部的滑轮实现了对于用户来说在发动操作期间更一致的(在一些情况下,减小的)拉力。
根据第一可替代实例,滑轮可包括环形凹部以用于在环形凹部中接收弹簧的至少一部分。该凹部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布置在滑轮的邻近螺旋凹部的第二端的轴向端表面中。弹簧的第二端附接于环形凹部的外周边。
滑轮包括被定位于凹部中并且朝向毂延伸的环形部分。该环形的(或管形的)部分可沿轴从环形凹部的内端表面延伸。毂包括朝向滑轮延伸的环形部分,其中,弹簧的第一端附接于该环形部分。
毂的环形部分延伸到滑轮中的环形凹部中,至少部分地包围滑轮的环形部分。以这种方式,毂的环形部分被布置成与滑轮的环形部分同轴、并且能相对于滑轮的环形部分转动。弹簧的至少一部分被定位在至少部分地被包围的、环形的空间或腔体中,所述空间或腔体由滑轮中的环形凹部和毂的环形部分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斯华纳有限公司,未经胡斯华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810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