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80646.9 | 申请日: | 2013-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2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 发明(设计)人: | 富原章年;泷宫照美;田中铁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EFR |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针的制造方法,其是利用电铸制造沿长度方向呈锥度形状的针,所述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将具有沿长度方向呈锥度形状的外周面的芯材浸渍于电解液,在所述芯材的外周面形成第一电铸体的步骤;
将所述第一电铸体浸渍于加入有规定粒径的颗粒的电解液中,在所述第一电铸体的外周面形成具有基于所述颗粒的多个凸部的第二电铸体的步骤;
在仅形成有所述第一电铸体的部位切断形成针基部,在形成有所述第二电铸体的部位切断形成针尖部,形成具有所述针基部和锐角状的所述针尖部的针的步骤;以及
从切断后的所述第一电铸体取出所述芯材的步骤,
在形成所述针的步骤中,在所述针尖部的形成中通过一次切断形成两根针的针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形成所述第一电铸体之后,沿所述第一电铸体的长度方向,以规定间隔在所述第一电铸体的外周面涂布掩模剂的步骤,
在形成所述第二电铸体的步骤中,对未涂布有所述掩模剂的所述第一电铸体的外周面形成所述第二电铸体,
在对所述第一电铸体、所述第二电铸体进行切断的步骤中,在仅形成了所述第一电铸体的部位处切断来形成针基部,并在形成有所述第二电铸体的部位处切断来形成所述针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解液至少含有氨基磺酸镍、硼酸和氯化镍,所述颗粒包括选自碳化硅、蓝宝石、金刚石、氧化铝陶瓷中的至少一种,以电流1~3A、电压1~3V、所述电解液的温度45~70℃、通电时间1~20分钟的电铸条件形成所述第一电铸体、所述第二电铸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形成所述第一电铸体的所述通电时间长于形成所述第二电铸体的所述通电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凸部,相邻顶部之间的间隔为0.2~100μm,离所述第二电铸体的外周面的高度为0.1~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度形状为沿着长度方向的曲线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锥度形状为沿着长度方向的直线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为注射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EFR,未经株式会社EFR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8064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药物输送装置的驱动机构
- 下一篇:盒式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