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PD1抗体及其作为治疗剂与诊断剂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9581.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兢;李康;张彤;徐兰兰;刘琦;彭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济神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坤瑞律师事务所 11494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d1 抗体 及其 作为 治疗 诊断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特异性结合程序性死亡‑1(PD1、Pdcd‑1或CD279)、抑制免疫细胞中PD1介导的细胞信号传导及活性,并结合PD1的配体所需要的一套氨基酸残基的抗体,及这些抗体治疗或诊断由PD1介导的功能所调控的癌症、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病理病症的用途。
发明背景
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也称为CD279)是一种与CD28/CTLA4共同刺激/抑制受体家族相关的55KD受体蛋白质(Blank等人,2005Cancer ImmunolImmunother 54:307-314)。在小鼠及人类中克隆及表征了编码PD-1的基因及cDNA(Ishida等人,1992EMBO J 11:3887-3395;Shinohara等人,1994Genomics 23:704-706)。全长PD-1含有288个氨基酸残基(NCBI登录号:NP_005009)。它的胞外域由氨基酸残基1-167组成,而胞质C末端尾部包含残基191-288,该尾部具有两个假设性免疫调节基序,一个是基于免疫受体酪氨酸的抑制基序(ITIM;Vivier等人,1997Immunol Today 18:286-291),一个是免疫受体酪氨酸转换基序(ITSM;Chemnitz等人,2004J Immunol 173:945-954)。
迄今为止,两个序列相关配体PD-L1(B7-H1)与PD-L2(B7-DC)已被鉴定为与PD-1特异性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内信号转导,该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CD3及CD28介导的T细胞激活(Riley,2009Immunol Rev 229:114-125),继而削弱T细胞活性(例如,减少细胞增殖、IL-2与IFN-γ分泌,以及其他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分泌)。
经常在诸如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及天然杀伤(NK)细胞等免疫细胞中发现PD-1的表达。PD-1很少在诸如肌肉、上皮、神经元组织等其他人类组织中表达。此外,高水平的PD-1表达常常与免疫细胞的激活关联。举例而言,当藉由植物血球凝集素(PHA)或佛波醇酯(12-O-十四酰基佛波醇-13-乙酸酯或TPA)激活人类T细胞系Jurkat时,在Western印迹中可见PD-1的表达上调(Vibharka等人,1997Exp Cell Res 232:25-28)。在被抗CD3抗体刺激后,在受刺激鼠类T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中及在原代人类CD4+T细胞中观察到相同现象(Agata等人,1996Int Immunol 8:765-772;Bennett等人,2003J Immunol 170:711-118)。T效应细胞刺激后的PD-1表达增强使得朝耗竭及减少免疫活性方向再导向激活的T效应细胞。因此,PD-1介导的抑制信号在免疫耐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Bour-Jordan等人,2011Immunol Rev 241:180-2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济神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百济神州(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9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