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涡轮增压器支承件的排气歧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74092.1 | 申请日: | 2013-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26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E·卡拉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13/10 | 分类号: | F01N13/10;F01N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严小艳 |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涡轮 增压 支承 排气 歧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排气歧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涡轮增压器支承件和隔热性能的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排气离开发动机气缸而进入排气歧管中。排气从歧管被引向下游排气系统部件,例如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已经试图使用双壁排气歧管来将排气温度保持在例如催化转化器的减排装置高效运行所需要的较高水平。
双壁排气歧管包括由外壳体包围的内管构型。内管将排气引向下游排气部件并且外壳体与内管在某些部分间隔开以提供隔热的空气间隙。
在传统的双壁构型中,内管包括紧固在一起的多个内部部件,外壳体包括紧固在一起以包围内管的多个外部部件。这需要大量的部件,从而会增加成本并且进一步导致组装过程复杂。此外,难以以气密和稳定的方式将内管保持在外壳体内。
发明内容
一种排气歧管,包括内组件和外壳体组件,其中,该内组件限定排气通道,该外壳体组件包围内组件。外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其中,该第一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附接至发动机,该第二壳体部件构造成用于附接至涡轮增压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配合成包围内组件。至少一个紧固件将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紧固在一起,从而产生以气密的方式密封并保持内组件的压力。
在一个示例中,在内组件的外表面与外壳体组件的内表面之间定位有密封件。
在一个示例中,密封件保持外壳体组件的内表面与内组件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当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紧固在一起时,密封件被压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
在一个示例中,内组件包括多个冲压件。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包括第一铸件和第二铸件。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铸件包括发动机附接界面,第二铸件包括涡轮增压器附接界面。
组装排气歧管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将第一外壳体部件定位成包围内组件的一部分,将第二外壳体部件定位成包围内组件的剩余部分,以及将第一外壳体部件和第二外壳体部件紧固在一起从而产生以气密的方式密封并保持内组件的压力。
在一个示例中,紧固步骤包括将至少一个密封件压在外壳体的内表面与内组件的外表面之间。
根据下面的附图和详细说明,这些和其他特征可以得到最佳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气岐管的立体图,该排气歧管的中间部段具有内组件和要被连接至涡轮增压器的外壳体。
图2为内组件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了由外壳体的第一壳体部件包围的内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与图3类似的视图,不过其还示出了包围内组件的外壳体的第二壳体部件。
图5为示出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于内组件的初始组装位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6为与图5类似的视图,不过其示出了最终组装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排气歧管10,排气歧管10构造成用于附接至发动机14的气缸盖部段12。歧管10包括多个排气入口16,多个排气入口16将发动机排气引入收集管18中。收集管18连接至排气系统连接管20,排气系统连接管20将排气引向下游排气部件22,下游排气部件22可以包括催化转换器、消声器等。
歧管10还包括构造成将发动机14连接至涡轮增压器32的中间部段30。在示出的示例中,中间部段30定位在两对入口16之间。歧管中间部段30包括双壁构型,该双壁构型包括内组件40(图2)和包围内组件40的外壳体组件42。
如图2中所示,内组件40为包括多个冲压件的冲压组件。该多个冲压件彼此紧固以形成多个管段。在示出的示例中,内组件40至少包括第一冲压件44和第二冲压件46,第一冲压件44和第二冲压件46在附接界面48处彼此紧固。附接界面48可以包括例如熔焊(welded)界面或钎焊界面;然而,还可以使用其他附接界面。尽管示出了两个冲压件,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内组件根据需要可以包括额外的冲压件。
内组件40包括至少一个管段50和至少一个管段5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段50接收直接来自发动机14的发动机排气,所述至少一个管段52将发动机排气引入涡轮增压器32中。上游管段54接收来自上游入口16的排气,下游管段56将排气引入用于下游入口16的收集管部分中。可以利用任何已知的方法如熔焊或钎焊来完成内组件40的管段与上游连接界面、下游连接界面、发动机连接界面和涡轮增压器连接界面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排放控制技术美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4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头保护装置
- 下一篇:对能够从机动车辆电池中提取的能量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