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透镜的制造方法及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72320.1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9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古田胜己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B29C33/40;B29C39/02;B29C39/3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部件 制造 方法 透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透镜的制造方法及透镜,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廉价地大量生产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透镜的制造方法及由此得到的光学部件、透镜。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型个人计算机等为代表的薄型的带摄像装置的便携终端正在迅速普及。然而,在搭载于这种薄型的便携终端的摄像装置中,具有高分辨率并且薄体、紧凑这些要求自不必说,还进一步要求低价格化。因此,对于在搭载于这些薄型的便携终端的摄像装置中使用的透镜,也要求确保高品质并且能够更廉价地大量生产的透镜。
出于这种背景,正在摸索着转向如下的制造方法:使用不需要加热设备且通过UV光的照射在短时间内固化的UV固化性树脂等能量固化性树脂作为透镜的原料,一并成形出数千个这样大量的透镜。作为这种透镜的制造方法,过去是向玻璃基板等平行平板上滴下能量固化性树脂,安放成形模而使能量固化性树脂在成形模内固化,一次性地呈阵列状地形成多个透镜,之后通过切断成一个一个的透镜,来制造大量的透镜(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113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871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够廉价地大量生产透镜,但透镜的轴上厚度会增加出玻璃基板的厚度大小,存在妨碍摄像装置等的紧凑化的隐患。另外,在成形后还存在透镜从玻璃基板剥落的隐患。作为用于回避这种问题的一个对策,考虑仅利用能量固化性树脂一并成形出大量的透镜。但是,在不使用基板的情况下,树脂与成形模全面地接触,因此若透镜的个数变多,则成形模与成形物的紧贴面积将显著增加而使脱模阻力变大,结果容易发生脱模不良。特别是,在制造设有闪耀状(ブレーズ状)或台阶状等微细的凹凸构造的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在脱模时模具或光学部件的微细的凹凸构造容易发生破损。若要为了防止该情况而进行脱模处理,则处理麻烦,制造工序增加,模具的维护上耗费时间,难以廉价地制造透镜。
另一方面,还提出了使用脱模性良好的树脂模进行能量固化性树脂的成形。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使用加成型硅树脂制的成形模的透镜片材的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在基材上涂布透镜用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或电子束固化树脂),在利用塑料板使被内衬的加成型硅树脂制的树脂模重叠后利用辊子加压,之后使树脂固化并使树脂模与塑料板一起脱模。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透镜片材的制造方法中,使加成型硅树脂制的树脂模与塑料板一起均弯曲而脱模。由此,期待从透镜片材脱的模变得容易。然而,若使用容易弯曲的基板,则在加压时成形对象的树脂的厚度容易变得不均匀,产生难将透镜片材的厚度控制在所需厚度这一其他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之处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廉价地对高精度的光学部件及透镜进行大量生产的光学部件及透镜的制造方法以及由此制造出的光学部件及透镜。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对至少具有呈列状排列的多个透镜的光学部件进行制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模具对置工序,其使第一模与第二模夹着能量固化性树脂而以规定间隔对置,所述第一模是使具有弹性的第一树脂模紧贴于硬质的第一基板而得到的,该第一树脂模具备用于转印多个所述透镜的第一光学面的第一转印面,所述第二模是使具有弹性的第二树脂模紧贴于硬质的第二基板而得到的,该第二树脂模具备用于转印多个所述透镜的第二光学面的第二转印面;
树脂固化工序,其通过对夹在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之间的所述能量固化性树脂施加能量来使之固化,形成成形体;
脱模工序,其使所述第一模及所述第二模从所述成形体脱模而得到所述光学部件;
在所述脱模工序中,对于所述第一模及所述第二模中的至少一方,在将硬质的所述基板自具有弹性的所述树脂模剥离之后,使所述树脂模一边弯曲一边自所述成形体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72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